精選中馬即時國內地方

兩兄弟感激繼父養育之恩 “他教會我們勇敢生活”

(八打靈再也17日訊)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一名男子感激繼父過去24年來的養育之恩,讓“父愛”在其成長過程中從不曾缺席!

現年33歲的馬來西亞皇家空軍(RMAF)成員沙米憶述,24年前他8歲時,與4歲的弟弟(現年30歲)依法,跟隨改嫁的母親從吉蘭丹家鄉搬到吉打繼父的家,當時兄弟倆都感到非常害怕。

Advertisement

不過,當他和弟弟發現繼父阿斯里(現年59歲)對待他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時,這種害怕的感覺就消失了。

據沙米說,54歲的母親再農仄穆德與親生父親離婚後,與繼父阿斯里結婚,然後把他和弟弟帶到繼父位於吉打瓜拉尼浪的家中一起生活。並在繼父的關愛下茁壯長大。

“雖然我們只是繼子,但父親對待我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父親也從未向人提起過我們的身份,即使我們小時候有點調皮,他也從未打過我們、罵過我們。”

他日前接受《大都會日報》訪問時說,“盡管我的母親和繼父過後生了兩個孩子,但我和我弟弟仍然受到很好的對待。繼父雖然只在村里工作,但也盡能力讓我們上學。”

ADVERTISEMENT

他形容,他的繼父是一個心地善良、不多話、不喜歡罵人、也不喜歡斤斤計較的人。

“除了我們之外,繼父還照顧他已故哥哥的兩名孩子。

“我們在村里的生活並不輕松,我那時是讀下午班,所以在上學之前,我會去幫人割橡膠,賺取微博工資。

“雖然父親沒有強迫我做工,但我覺得自己有責任減輕父親的負擔。”

他指出,他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加入馬來西亞皇家空軍,成為家里第一個在公共服務領域服務的孩子。

目前住在森美蘭州的他說,“繼父犧牲這麽多來養育我和弟弟,他對我們的恩惠是永遠無法回報的。從他身上,我們也學到了很多生活技巧,這讓我即使面對生活困難也不會感到害怕。”

與此同時,居住在吉打瓜拉尼浪的阿斯里表示,盡管不是他的親骨肉,但沙米和依法兩兄弟是他最喜歡的孩子。

“我從來沒有把他們當作繼子來對待,他們就是我的孩子。我是用心且真誠地照顧他們。看到他們事業成功、成家立業,我心里也很高興。”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