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全球面臨滅絕 5鯊魚列受保護物種

(布城14日訊)全球鯊魚正面對滅絕危機,大馬漁業局已在1985年漁業法令下,將5種鯊魚物種列為受保護物種。

這5種被列為受保護物種的鯊魚分別是鯨鯊、遠洋白鰭鯊 (Carcharhinus longimanus)、錘頭雙髻鯊(Sphyrna zygaena)、無溝雙髻鯊(Sphyrna mokarran) 及布氏真雙髻鯊(Eusphyra blochii)。

Advertisement

配合今日的鯊魚醒覺日,大馬漁業局發文告說,政府自2014年已推出‘不吃魚翅’運動,並在所有官方活動中禁止提供魚翅湯,如今進一步把5種鯊魚物種列為受保護物種。

該局說,根據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超過三分之一的鯊魚目前面對滅絕的威脅。

漁業局說,不受管制的捕撈對鯊魚產生重大影響,而失去棲息地及氣候變化加劇了威脅,使鯊魚成為海洋生態系統中最受威脅的其中一個物種。

該局指出,該局收集的鯊魚資料顯示,我國海域共有69種鯊魚,最常見的鯊魚種類為點紋斑竹鯊(Chiloscyllium punctatum)。

ADVERTISEMENT

“由於它非用於銷售的目標品種,該品種是在捕魚活動中意外捕獲的。”

該局指出,我國域2023年的鯊魚登陸量為4113公噸,較2022年的3439公噸略有增加,2021年則是3993公噸。

“根據2023年的登陸資料,黑鰭鯊(Carcharhinus sorrah)是登陸量最高的物種,有436公噸、哈氏斑竹鯊(Chiloscyllium hasseltii)為289公噸、點紋斑竹鯊為284公噸、寬尾斜齒鯊 (Scoliodon laticaudus)為145公噸。”

漁業局說,該局透過向執法機構和漁民進行鯊魚物種識別培訓、向民眾派發海報作為保護鯊魚的措施,也與非政府組織和本地大專合作展開相關研究,以瞭解我國鯊魚種群的情況。

“已被鑑定有較多鯊魚的棲息地和繁殖地,將被提議成為重要的鯊魚保護區。”

該局說,大馬的鯊魚種群主要面對意外捕撈的威脅,儘管漁夫並非特地瞄準鯊魚,但它們往往會與其他物種一起被捕。

“鯊魚除了作為傳統食物及用於各種加工食品,也會因其魚翅及其他部位在市場上具有高價值而被捕。

“過度捕撈及使用不符合政府規定的捕撈裝置,也會導致鯊魚數量減少,並破壞棲息地。”

該局說,相較於其他魚類,鯊魚的生長速度緩慢、繁殖率低及後代生產有限也會影響海洋生態系統,而海水溫度的變化也會導致相關地區的鯊魚數量減少。

該局呼籲民眾採取更謹慎的行動協助保護鯊魚,勿傷害或打擾在海上活動時遇見的鯊魚,也請求民眾不在餐館選擇以魚翅為原料的食物,協助保育鯊魚的工作。

民眾若發現任何鯊魚物種被捕或擱淺,可聯絡大馬漁業局的Fishcom熱線:03-88704058。

無溝雙髻鯊(取自大馬漁業局臉書)。

布氏真雙髻鯊(取自大馬漁業局臉書)。

錘頭雙髻鯊(取自大馬漁業局臉書)。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