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入得祠堂 出得教堂 現代大妗姐不一樣

(吉隆坡30日訊)若將一場婚禮形容為電影,一對新人自然就是男女主角,而大妗姐則是承擔整部電影統籌及拍攝過程的總導演,務求讓婚禮完美呈現;城中30名大妗姐於週日出席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會,由來自香港和馬來西亞的星級大妗導師述說堅守這份曾經被視為夕陽行業的職業心路歷程,同時也分享婚嫁儀式因文化衝突鬧出的連串趣事。不與時並進,拋開過多繁瑣且守舊的觀念和儀式,以摩登的外形及創意的方式為新人提供更專業及貼心的大妗服務,即不捨棄優良傳統婚嫁習俗,又能迎合年輕人化繁為簡的需求,著實煞費苦心。

Advertisement

這場“2018年馬來西亞華人傳統婚禮之大妗交流會”是由吉隆坡永春會館婦女組與歡喜之囍聯合主辦。

婚禮顧問公司逆轉夕陽職業

ADVERTISEMENT

來自香港且有25年大妗姐經驗的星級導師歐惠芳,1993年開設全香港第一間婚禮顧問公司,同時也是全球第一位摩登大妗姐。她透露,大妗姐的行業早年在香港曾出現斷層,年紀大的大妗姐已退休、年輕新血不願意入行、市場也沒有需求,但她卻決定逆流而行開設婚禮顧問公司,並將這個夕陽職業重新包裝及定位,蛻變成摩登大妗姐。

她說,為了入行,原本對傳統婚嫁儀式一竅不通的她積極尋找資料及進行深入研究,最終把蒐集回來的知識與學問集結成《婚禮大全》一書,也開啟她全身心投入大妗行業的道路。

她至今主持過的婚禮不計其數,包括黃曉明與Angelababy(楊穎)、前香港特首的兒子、香港演員楊怡與羅仲謙等聞人明星的婚禮。

“以前,大妗姐被視為卑微、低階層的工作,大家刻板印象認為大妗都是沒有學識的人,且外形老土。我在研究大妗姐歷史演變的過程中還發現,香港早年的大妗姐有許多陋習而遭唾棄,如大妗姐有權要求和新娘對分紅包金額,或是用各種方法施壓新人給紅包,讓新人感到反感。”

因此,她說,有者乾脆與大妗姐鬥智斗勇,囑咐親戚在敬茶儀式不要給太大封的紅包,待儀式後再補上,有者則乾脆不要聘請大妗姐,讓行業逐漸沒落。

歐惠芳說,配合時代步伐,她將舊有的陋習去除,同時也不再是一身黑衣黑褲及大頭簪子的老土裝束,而是呈現出專業且亮眼的形象,不僅是中式婚禮,即便是西式或中西合璧的婚禮也難不倒她,務求讓大妗姐“入得祠堂,出得教堂”,新人可以無後顧之憂的開心結婚。

“我的學生中也有專門為基督徒和天主教徒提供大妗服務,按照新人的宗教信仰擬定合適的主持流程。我們賣的是幸福、喜悅、吉祥和享受,偶爾我們還必須擔任雙方父母之間的調解員,確保整個婚禮從籌備到進行的過程都不傷和氣。”

歐惠芳也是香港國際大妗姐協會創會主席;她致力於將傳統中國婚禮文化發揚光大,在配合時代腳步的同時,也堅持尊重傳統和歷史,希望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人傳統婚禮,同時把大妗姐這項傳統行業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馬金牌大妗自創打油詩

人稱Anna姐的王翠英是本地的金牌大妗姐,從事大妗服務超過18年,一手訓練了超過80名大妗姐,學歷不高的她勝在腦筋靈活及極具創意,一首首自創的打油詩、順口溜,再融合本地民情與方言特色,一身看家本領信“口”拈來,讓人拍案叫絕。

她說,由於本地華人籍貫大不同,為了迎合各籍貫的需求便努力去學習客家話及福建話,每一首打油詩都經過反复推敲與修改,仔細注意押韻、音義與趣味性,進而衍生出不同方言的吉祥賀詞。

從歌曲尋找靈感

“我會看港劇學習裡面的金句,也會從歌曲尋找一些靈感;以前客家話不好,那些詞句都要去請教我的丈夫準確的讀音,也為了學習福建話的口音而去看閩南劇。”

不過,王翠英指出,吉祥賀詞能夠依靠死背的方式記下,避免出錯,但大妗姐最重要是懂得隨機應變,也正因為婚禮狀況千奇百怪,根本難以用出書的方式給予教導,需要靠大妗姐的臨場應變能力去把危機解除。

她說,整個婚禮中,大妗姐給予的意見僅佔50%,另外50%則必須俯順主人家,因此,大妗姐不能把話說絕,即強制新人一定要依足傳統儀式與規矩,反之要保留餘地,以新人的感受與意願為最大前提。

她分享,曾經有一場婚禮,一對新人是從英國回來的,思想比較開通,新郎在結婚當天與一群兄弟穿短褲,新郎母親覺得不妥,但卻無法改變兒子心意,將問題拋給她,問穿短褲是否符合傳統習俗,讓她感到頗為難。

“老實說,我做了那麼多年大妗姐是真的沒有看過新郎穿短褲,但如果我附和了母親的話,那麼新郎肯定就會不開心,因為他們年輕人都已經決定好了這個主題,新娘當天穿的是短裙婚紗,我不可能叫他去換長褲;同樣的,我也不能表示支持新郎這個反傳統決定,只好打圓場說‘這個新郎有創意啊!有創意的人容易發達’,化解了這個小矛盾。”

王翠英說,兩個不同籍貫的人結婚,也會因為彼此方言發音和習俗的不同而產生衝突,比如廣東人會要求女方送一條女婿褲(粵語諧音:女婿富),好讓新郎能夠富貴榮華,但如果女方恰好是福建人就會覺得這是觸霉頭的事情,因為福建話“褲”與“苦”同音。

她說,福建人認為送女婿鞋才是好意頭,因為“鞋”與“可以”或“能”同音,但這看在廣東人眼裡卻無法接受,因為“鞋”的發音如同唉聲嘆氣般不吉利,這些都是大妗姐需要從中去協調的事情,必須要讓雙方都感到滿意才行。

敬茶儀式杯落地 機智吉祥話救場

交流會現場也準備了示範環節,為在場來賓演示新郎穿大衣儀式、新人敬茶儀式及入新房儀式,大妗姐發揮詼諧幽默的本領融入繁複的傳統儀式中,讓整個過程充滿歡笑。

歐惠芳說,倘若在敬茶儀式過程中,茶杯不小心摔落地,大妗姐就必須機智救場,趕緊丟出吉祥話圓場,如“茶杯落地,兒孫就滿地,買車買樓買田又買地”等,曾試過敬茶儀式中,新郎父親的紅包不小心掉地,而在她說了連串的吉祥話後,新郎父親乾脆順勢把所有紅包都散落在地,非常搞笑。

馬港三朝回門習俗意見相左

儘管馬來西亞和香港的婚嫁習俗有許多相近之處,但也有文化衝擊部分,兩位星級導師就在新娘三朝回門的習俗持相反的意見,王翠英認為新娘在出嫁去男家前,可以先把回門儀式做完,不必分開進行;而歐惠芳則主張這不符合規矩,新娘尚未進門就回門,有被嫌棄或退貨的隱意。

王翠英說,在馬來西亞,為了方便及節省來回奔波的時間,新娘都會於當天回門,即新郎來接新娘後,新娘會在屋外走一圈再回到娘家,象徵回門儀式已經完成,之後再到男方家進行後面的儀式。

不過,歐惠芳對這樣的做法不表苟同,認為新娘在出門後,沒有進門便再回門,就好比尚未驗貨就被退貨一樣,不是一個好意頭,香港的習俗是,新娘出嫁後,倘若是想要當天回門,可以先到男方家進門,在晚宴前回去娘家一趟完成進門儀式。

“如果要更方便一點,假設新娘是在酒店出嫁,那麼可以多租一間空房,先象徵式進門待5分鐘,再出來進行回門儀式,一定要先有進門的動作才能回門。”

不過,她們都認為,不同的家庭對於婚禮都有不同的要求,而大妗姐的工作是在了解雙方家庭的習俗與規定後給予配合及統籌,讓婚禮圓滿進行。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