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李燕君 (檳城5日訊)檳城榴槤種植跟上數據化步伐,檳州果農公會會長紀京華與其農友團隊研發出一款果園傳感測量器,可助果農更有效監測果園情況,以便更精準調整灌溉和施肥策略,助穩定品質並提升產量。 紀京華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時指出,檳城榴槤品種繁多且獨特,每年榴槤比賽已助果農為不少好的榴槤品種注冊,國內外消費者對於檳城榴槤的期待和需求也在越漸提高,果農致力於維持品質並提升產量。 紀京華說,榴槤種植也必須與時俱進,他與團隊自2018年便致力於榴槤種植業的數據化,透過數據證明和準確掌握種植的技術,以穩定榴槤的品質與產量。 “果園傳感測量器就像醫生的聽診器,可測量土壤的濕度和養分等關鍵參數,農民可根據這些數據調整灌溉和施肥策略,避免灌溉及施肥過度或不足,確保資源精準投放,避免浪費,減低成本,提高效益。” 他續說,傳感器也可檢測果樹的生理狀態和環境條件,儘早發現病蟲害跡象,讓農民能及時採取防治措施,減少病蟲害對果樹的影響。 “氣象傳感器則可測量溫度、濕度、風速和降雨量等氣象數據。這些數據有助於農民預測天氣變化,安排農事活動,如播種、收割和施肥。” 他指出,傳感器數據也有助實現精確的地理信息管理。農民可根據不同地塊的具體情況,進行精細化管理,如分區施肥和灌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傳感測量器通過提供精確的數據支持,幫助果農更有效地管理果園,實現可持續種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