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殘障中心獲完善物理治療‧劉麗恩能坐‧小德文會走

(柔佛‧新山7日訊)還記得因養父母相距一天離世,一夜間失去親人照顧的智障及小兒麻痺症少女劉麗恩?還有祖父患癌病逝,祖母攜孫在投注站討錢的智障男童彭德文嗎?這兩名際遇相似的不幸人士雖在無可奈何下入住柔佛新山關愛殘障兒童福利中心,但卻因此獲得完善的物理治療。

原本只會爬不會走的彭德文,如今已學會走路,而原本只能躺臥的劉麗恩,也可以自己撐起身體靠牆而坐了。

Advertisement

今年已21歲芳齡的劉麗恩,是於2009年7月從亞羅士打入住福利中心;而2010年4月被送進來的5歲男童彭德文,現在也快7歲了。兩人是在多名熱心人士的協助下,成為“一家人”的。

儘管劉麗恩與彭德文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自己的家人,到這個陌生的環境開始新生活,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他們加入新家庭後,都能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生活,為關心他們的社會人士捎來好消息。

這兩年來,福利中心為他倆安排專人進行物理治療,如今兩人的情況都有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年紀尚幼的小德文,從最初不會行走、只能靠流質食物裹腹,到現在走路已相當穩健,且能吃大碗飯,進度令人鼓舞。

福利中心創辦人兼財政鄭禾強(34歲)說,德文年紀尚幼,還有更大的改善空間。“只要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德文不僅可以照顧自己,將來還可以到特殊學校學習生活技能。我有信心他以後的情況會更好。”

ADVERTISEMENT

至於劉麗恩,由於她到了19歲才開始做物理治療,進度自然比較慢,而且耗時。“劉麗恩小時候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機會,現在骨骼、肌肉都比較僵硬了,此時才進行物理治療其實是相當痛苦的,還好她並沒有抗拒治療。”

劉麗恩是特級嚴重的弱智及殘障人士,無法言語、坐立、行走及自理。雖然她目前還無法站立,甚至無法坐起來,至少原本扭曲的雙腳,其中一隻腳如今已可伸直平放在床上。

“看到她有一點點進步,我們還是感到欣慰和開心。”

不靠扶助器材

小德文學會走路

提到彭德文的進展,兒童福利中心上下雀躍不已。鄭禾強憶述:“彭德文剛來時,連飯都不會吃。他祖母以前只讓他喝奶,沒有訓練他吃固體食物,所以他到5歲都還只能吃流質食物。”

剛開始,中心以紅豆加米飯攪碎,教德文怎麼吃。大概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他才慢慢學會吃固體食物。

步伐不夠穩健

另一個讓中心比較頭痛的問題,就是德文只會爬不會走,而且連站立都不穩。“德文從小到大都沒辦法站立,膝蓋也無力。”

他說,後來中心引自美國的一種先進治療器材,先教德文站,再用另一種扶助器材教他走路。

“德文的腳板本來無法平平踩在地上,經過治療,現在即使不靠扶助器材也可以自行走路,只是步伐不夠穩健。”

如今德文的臉上經常掛著燦爛可愛的笑容,尤其走路的時候,那張無懼的笑臉,更深深打動著看他一天天進步的人。

鄭禾強激動地說,“德文的成功例子告訴我們,如果家長能夠及早接受孩子有缺陷的事實,讓孩子儘早接受物理和職能治療,他們其實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祖母經常探望德文

從吉打州來到新山後,劉麗恩的親人只來探訪過她一次。相對於她,小德文則幸福多了,不時還有祖母馬春玉前來探望。馬春玉看到孫子一天天進步,還向中心表達了深深的感謝。

院長黃露憶士說,馬春玉幾乎每隔3個月就會來中心一次。“她每次來都會待上半天,而且都會親自照顧德文。看到德文現在的進展,她很開心也很安慰。”

她相信來臨的農曆新年,馬春玉也會像去年那樣,向中心申請將小德文帶回家過年。

麗恩親人只來探訪一次

“據我瞭解,德文的祖母現在已有工作。她好像已遷到新山來住,德文的父親也在新加坡工作。”

至於劉麗恩,她依稀記得劉麗恩來了一段時間後,養父母的女兒曾經大老遠從亞羅士打南下新山。“印象中,探訪麗恩的人只來過一次,之後就沒有了,我想可能是路途比較遙遠吧。”

詢及劉麗恩會否因為親人不在身旁而感到憂傷,中心創辦人鄭禾強說,劉麗恩只有在搬進中心的第一個晚上,因為怕生而“咿咿呀呀”,可是兩三天後她就適應了,如今更不用說了。

不常生病

劉麗恩見人就笑

福利中心的院長黃露憶士笑說,劉麗恩現在最好的朋友就是治療師和平日照顧她的保姆了。“見到他們,劉麗恩就會笑,似乎是感受到人家對她的好。”

院長披露,劉麗恩是一個不常生病、不常鬧情緒,開心見人就笑的健康女生。她的食量也很大,一餐要吃一大碗飯。“理事們都很喜歡看到她笑,只要她開心、吃得好,我們就覺得欣慰。”

鄭禾強說,“中心的專業物理治療師會根據她的狀況,分層次為她做適當的治療。”

每週3次療程

目前劉麗恩每週有3次療程,一次30分鐘。職能治療師用不同顏色及形狀的積木,教導劉麗恩辨認色彩和形狀,也讓她用手抓拿積木,以訓練她手腕的力度,也讓手指變得靈活。

治療師解釋,她讓劉麗恩以枕頭頂著身體趴著,主要是訓練劉麗恩自己撐著頭部,讓頸骨不至於癱軟無力。“治療需要一步一步來。”


新聞背景

養父母相繼離世

劉麗恩失依靠

74歲米較員工陳法田和69歲妻子黃桂姝,生前盡心扶養與他們沒有血緣關係的養女劉麗恩。儘管劉麗恩是已故次女的丈夫另娶後生下的女兒,但他們從不計較,每天費神照顧天生有缺陷的劉麗恩。

2009年5月17日,陳法田騎摩多回家途中發生意外,頭部受重創昏迷不醒。黃桂姝為了照顧丈夫,忍著胃痛勞累奔波,導致病情惡化胃部穿洞,最後於同年5月24日,比丈夫早一天離開人世。

夫妻倆先後撒手人寰,遺下生活無法自理的劉麗恩,一度令陳家無所適從。有關劉麗恩的報導引起了關注,新山關愛殘障兒童福利中心主動表達了願意照顧劉麗恩的意願,讓她得以展開新生活。

祖父病逝

阿嬤攜智障孫乞討

2010年3月,來自關丹的59歲馬春玉因為窮得繳不起房租,帶著不會行走的智障孫兒彭德文到投注站行乞,並且逢人就問“你要領養我的孫子嗎?”,因此引起民眾的注意。

這起事件引起了人民公正黨關丹區國會議員符芝雅的特別助理沈春祥的關注,進而揭發馬春玉在好賭的丈夫患癌病逝後,生活陷入困境。

儘管她育有4名孩子,但孩子的生活各有難處。三子即彭德文的父親,因患有皮膚病導致生活捉襟見肘,母親則在分居後行蹤不明。

窮婆婆攜孫乞討的新聞見報後,新山關愛殘障兒童福利中心便將彭德文接到中心照顧。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