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人工智能計算可挽救腦細胞 搶救急性中風不限黃金3小時

(香港訊)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人,因為突然來襲的中風而入院。雖然近年針對中風的預防和治療做得愈來愈好,但患病和死亡人數卻沒有顯著減少,患者更有年輕化趨勢。

中風是一種急性大腦血管疾病,大致可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兩大類。兩類中風的治療方向不一,缺血性中風需要將堵塞血管的血塊溶解,出血性個案則着重於控制血壓,但兩者的治療都必須與時間競賽,愈早治療效果便會愈佳,故一直以來中風治療有“黃金3小時”的指標。

Advertisement

養和醫院腦神經科吳炳榮醫生指出,“時間”對於中風治療十分關鍵,愈早接受治療會愈好。

出血性中風死亡率高

他解釋,中風後短時間內部分細胞仍未完全壞死,若合適的缺血性中風患者能及時注射溶栓藥物或施以取栓手術,則可能救到未壞死的腦細胞和功能。若延誤治療,腦細胞可能已經完全壞死,對治療帶來的風險亦會增加。

ADVERTISEMENT

他強調,隨着治療和檢查技術的進步,近年即使急性中風病人錯過了治療的“黃金3小時”,部分病人仍可以透過人工智能系統進行腦血管磁力共振造影及灌注造影影像的分析,計算出病人剩餘可挽救腦細胞的數量和比例,經診斷後病人有機會透過動脈血栓移除手術,增加康復機會。

因此,他提醒,一旦出現中風跡象,絕不能拖延送院救治的時機。

“至於出血性中風的預後一向較差,死亡率亦較高,治療技術也沒有太大突破。”

“過去有人提出以手術取走腦內的血塊或有助加快復原,

但目前研究證據顯示,手術對大部分出血性中風患者的幫助不大,

反而盡早控制血壓,阻止血塊繼續增大,帶來的療效可能會更好,

但若屬於蛛網膜下腔出血就可以利用手術盡快止血。”

他多番強調,救治中風一定要“快”,一是因為大型研究顯示,及時接受治療能讓逾半缺血性中風患者,在3個月內能再次獨立自理日常生活,無礙日後生活的自主性;二則是臨床經驗所見,能及時治理對病人的康復十分關鍵。

樂觀配合治療助復康

他直言,即使有些嚴重病人病發時出現半癱、無法說話等殘障,但因為能及早求醫,在治療後身體大部分功能都可以逐漸恢復,可以繼續自理的生活。

“尤其是中風病人有年輕化趨勢,病患可令人失去工作能力,更需要透過治療和復康以重拾身體功能,例如有理髮師在中風後右手無法郁動,十分擔心日後無法工作,幸好經治療後能再次拿起鉸剪。”

他指出,復康治療可以幫助病人盡快恢復功能,而首半年更是復康的黃金期,黃金期以後,病人仍需持之以恆地接受復康治療和訓練,有助改善大腦功能。

“病人若能保持樂觀的心境,積極配合治療,可以得到更佳的效果,反之康復路上抱消極應對,則會令復康進度大打折扣。”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