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
五條港新村3年內整治 塑料桶改造圍墻阻擋垃圾
![klpsb21a01](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19/12/klpsb21a01.jpg)
(巴生21日訊)五條港新村管理委員會放眼在未來3年內,完成“整治”五條港計劃,歸還大自然幹凈土地,並為島內註入新元素,從而帶動經濟。
Advertisement
雪州共有19個漁村,但每個漁村都面對垃圾問題,多年來無法獲改善,於是州政府決定復興與活化州內漁村,由巴生港口海南村開始,再延伸至其它漁村。
如今,五條港管委會也加入行列,與居民發揮創意將塑料桶、魚桶、漁網及籬笆網等工具改造成“圍墻”和“海閘”,成為守護五條港的結界,阻擋垃圾漂進島內。
ADVERTISEMENT
此自動自發的計劃獲州政府的關註與贊揚,掌管雪州地方政府、公共交通及華人新村發展事務的行政議員黃思漢日前親自到來了解情況,並宣布撥出2萬令吉給管委會,協助管委會展開整治五條港計劃。
管委會所設計的阻攔垃圾方法共有三個,分別是“圍墻阻攔法”、“海閘阻攔法”及“籬笆網阻攔法”。據了解,圍墻阻攔法和海閘阻攔法需大量魚桶和浮桶,其中圍墻阻攔法估計需使用3000個魚桶,但目前僅有600多個。
五條港管委會主席陳水清說,雖然五條港從村頭到村尾僅有1500公尺,但清理周遭的環境需大量人手,畢竟多年累計下來的垃圾量驚人。
此外,管委會秘書許龍團則說,剛展開清潔運動時,每個月共清理4000包垃圾,每包垃圾大概10至15公斤,如今已減少至每個月1000至1400包。雪州行政議員黃思漢則說,改善五條港的衛生環境需分為短、中及長期,最重要的是改變居民對衛生環境的思維。
他表示,一旦將環境衛生整治好,接著就是要集思廣益,如何活化整個漁村,帶動經濟,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流。
他聲稱,此計劃也獲數名博士青睞,一起參與地方研究的工作,包括鄭碧茵、吳一昇、吳偉柏及土生土長從臺灣畢業回歸的李建明。
出席者包括五條港管委會委員魏泰忠、雪州八打靈及巴生縣新村事務協調官張紹棟。
你也可能感兴趣...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