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際

乾旱致水壩水位下降 300年老鎮重見天日

(潘塔邦岸27日法新電)上世紀70年代,菲律賓北部一個有近300年歷史的市鎮因為當地興建水壩而被淹沒。不過,由於影響菲律賓大片地區的乾旱導致水位下降,這老鎮遺址也隨著重見天日。

盡管天氣酷熱難耐,這片位於新怡詩夏省潘塔邦岸水壩中央的廢墟仍是一個吸引遊客的地方。

Advertisement

菲律賓國家灌溉局的監督工程師巴拉丁表示,經過幾個月“幾乎沒下雨”之後,老鎮一座教堂的一部分、鎮公所的標示牌和一些墓碑在3月開始重現。

一名婦女在老鎮的教堂廢墟拍照。

重見天日的潘塔邦岸老鎮遺址。

不過,這也並非首次。自當局興建水庫為當地農民提供灌溉水和進行水力發電以來,這已是這個300年老鎮第六次重見天日。

ADVERTISEMENT

巴拉丁告訴法新社說:“根據我的經驗,這是(它能見的)最長時間。”

氣象局的數據顯示,水庫的水位已從正常高水位221公尺下降了近50公尺。

每年3月、4月和5月通常是菲律賓最熱和最幹燥的月份,但今年的情況因為厄爾尼諾天氣現象惡化。

菲律賓有約一半的省份,包括新怡詩夏省已正式陷入乾旱。

空拍照片顯示重見天日的老鎮廢墟。

想要近距離參觀老鎮遺址的遊客需要向漁民支付約300菲律賓披索(約25令吉),乘坐短途船前往水庫中央的臨時島嶼。

住在潘塔邦岸市的維萊納經常到俯瞰水壩的觀景台觀看遺址。

48歲的維萊納告訴法新社說:“水位低時,景象更美好。如果水位太高……我所看到的只有水。”

本周大部分日子里,新怡詩夏省的實際氣溫達到37攝氏度左右,而酷熱指數徘徊在42攝氏度的“危險”水平之上。酷熱指數衡量溫度的感覺,同時會將濕度納入考量。

此前,水壩所在地被淹沒村莊和農場的數百名居民被政府遷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

68歲的梅蘭妮當年在她一家人被迫離開家園是才十幾歲。今年是她第一次回來。

她告訴法新社說:“我很激動,因為我回想起了以前在那里的生活。”

“我心潮澎湃,因為我曾在那里求學,甚至在那里出生。”

水位下降迫使水壩附近的兩座水力發電廠於本月初停止運作,比原本的5月1日正常關閉來得早。

這也令許多稻農得不到急需的灌溉用水,迫使一些稻農改種需水量較少的蔬菜。

梅蘭妮說,她祈求下雨,盡管這意味著她的老家會再次在眼前消失。

她說:“我們農民的田地急需用水。”

潘塔邦岸老镇遗址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