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金子《明報》 (香港訊)M痛(經痛),一般來說是指月經來潮時,下腹部痙攣疼痛,有時伴隨頭痛、噁心、嘔吐、腹瀉、便秘、腰背痠痛等症狀,程度不等的經痛情形大約持續三天。M痛主要分為“原發性經痛”與“繼發性經痛”兩大類。 寒氣濕氣重M痛導火線 中醫師譚淵之為指出,“原發性經痛”是指無病理疾病影響下出現的疼痛,主要源自雌激素和內分泌狀態影響子宮,導致收縮劇烈而造成的M痛;‘繼發性經痛’則是因為病理性疾病所導致的M痛,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或盆腔炎等病理疾病所引起的M痛。 “M痛”在中醫理論中可引用”不通則痛,不榮則痛“來解釋。 當女性子宮盆腔內的經絡氣血狀態不夠通暢、有瘀血時, 就是“不通”; 而當女性體內氣血不足、被寒氣入侵時,就是“不榮”。 “女性經絡出現不通、不榮時,血液無法有效輸送到子宮,繼而導致缺血、瘀血情況出現,就會引起疼痛。” 她提到,“寒氣重”及“濕氣重”是M痛的導火線。當“寒”和“濕”共同出現在體內時,更會加劇子宮出現痙攣及收縮情況,劇烈的疼痛感亦會伴隨而來。 因此,患者在治療時,需要根據其病理體質及徵狀以辨證論治,針對性地處方中藥,從內改善其體質。 “一般而言,患者如屬氣虛、脾胃虛、肝腎虛、氣滯血瘀或痰濕型等症狀,可考慮使用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等中藥處方。不過,若患者為病理性疾病所導致M痛,則不能僅依靠一般治療M痛的方法去解決,需要找到其疼痛根源精準用藥。” 服止痛藥不能解決病因 此外,壓力亦是導致M痛的因素之一。現代都市女性因工作忙碌或家庭壓力等原因,容易出現過度緊張、情緒低落、壓力過大的問題。中醫學亦認為,情志不暢容易造成“肝氣鬱結”的情況,氣鬱則血滯,從而加重痛楚。 中醫需根據其病理體質及徵狀以辨證論治,針對患者M痛的情況建議解決方法。 對於每個月的“定時炸彈”,許多女性在無奈之下只能靠一片又一片的止痛藥來壓制痛楚,但造成M痛的病因根本沒有解決!想要達到“治標又治本”及快速止痛的效果,中醫又有什麼解決M痛的方法呢?被譽為萬能的熱水對於緩解M痛是否真的能見效?跟着譚醫師一起來揭曉M痛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