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中總:大馬經濟樂觀 次季GDP獲5.9%增長

(吉隆坡8日訊)中總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ERC)報告指稱,我國經濟表現超出預期,今年第二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取得5.9%的強勁成長,顯示我國經濟樂觀。

該中心執行董事李興裕在公佈馬來西亞第三季經濟追蹤報告時表示,我國今年首季的GDP為4.2%,第二季則年增5.9%,高於市場預期,而這得益於強勁消費支出、商業投資持續走高及出口改善。

Advertisement

他預計,今年我國的全年經濟成長可達5.4%,明年的GDP或將維持在5%。

他提到,驅動2024年和2025年經濟成長的因素,包括受全球技術上升週期推動、國內支出維持彈性、出口活動增加、技術和數位基礎設施投資上升及旅遊消費增加。

李興裕說,中總的基準預測在近期至中期仍是樂觀的。第二季消費者支出持續成長,達6.0%(第一季為4.7%),這得益於開齋節節慶消費、定期現金援助發放,及截至8月12日,360萬名公積金會員從靈活戶頭(第三戶頭)中提取了96億令吉,佔總1310萬公積金會員的27.5%。

他繼指,穩定的勞動市場條件將支持消費者支出,儘管生活成本和價格壓力上升。 2024年第二季失業率穩定在3.3%,而勞動參與率在第二季創下70.5%的新高。

ADVERTISEMENT

然而,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名義薪資成長仍微弱(製造業第二季為0.4%,第一季為0.7%;服務業第二季為1.8%,第一季為1.6%)。調整通膨後,兩個行業的實質薪資均為負成長。

中總估計,國家銀行將在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將隔夜政策利率保持在3.00%不變,並密切關注任何可能來自公務員薪資調整和提高最低薪金的通膨風險跡象。

全球經長或持續放緩

李興裕表示,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可能持續。主要領先指標說明全球經濟將持續擴張,但速度與過去幾十年相比則放緩。

他說,已開發經濟體持續成長分化。美國經濟正在降溫,勞動力市場放緩的明顯跡象表明其將繼續保持穩定。近期內,下一任總統的政策決策,包括減稅、支出調整、關稅和貿易關係,都將對潛在經濟結果產生深遠影響。

他聲稱,中總預計,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將在2024年第四季和2025年逐步恢復,這得益於出口增強、私人消費和投資回升。對於日本,預計溫和的經濟成長將在2025年有所回升,因為持續的通膨壓力減輕,出口表現改善。中國經濟成長仍受困於疲軟房地產產業,儘管推出了大規模刺激措施以支撐經濟。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貿易分裂、中美經濟放緩、金融困境、通膨壓力重現及氣候災害,這些風險相互交織,相互促進,是威脅全球經濟的主要風險。而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也可能會為全球貿易和金融市場帶來政策不確定性。”

主要外國與地區投資者排名(2024年上半年) 批准投資額

奧地利301億令吉(18.8%)

新加坡165億令吉(10.3%)

中國98億令吉(6.1%)

荷蘭40億令吉(2.5%)

台灣24億令吉(1.5%)

 

為財案提7建議 包括重啟GST

配合即將到來的2025年財政預算案,中總做出7大領域建議,包括再次籲請政府重啟消費稅(GST),並把稅率定在4%。

李興裕表示,中總也建議政府在來臨的預算案中,把B40和M40群體目前的9000令吉個人所得稅減免,提高至1萬2000令吉,同時重新推出奉養父母稅務減免。

建議還包括提高55至60歲人士的公積金自願繳納率,提供最高8000令吉收入減免,並為雇主提供稅務獎勵,以補貼雇主自願聘請60歲退休員工的工資。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