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逾130種語言瀕危 7種語言使用者不足百人

(北京10日訊)中國有一百卅多種語言,但語言專家稱,當中除了幾種多人口使用的語言外,大部分語言都正走向瀕危,有7種語言更只餘下不足100人使用。

Advertisement

中國社科院漢藏語專家孫宏開進行了多年的語言調查,發現全中國只有不足100人使用的語言有7種,100至1000人使用的有15種。有些語言如滿語、羿語、木佬語、哈卡斯語都已經消失。

孫宏開舉阿龍語為例,阿龍語是怒族其中一個支系阿龍所說的語言,他去調查時發現只餘下100名老人能說阿龍語,年輕人已經不說。他又指出,情況類似的語言在國內還有十多種。

ADVERTISEMENT

民族人口少是令語言面臨瀕危的原因之一,孫宏開指雜居的少數民族語言愈來愈有危機。另外,現時很多少數民族選擇走出去,走出去的人更難保持母語。有受訪的少數民族說,城市對孩子和年輕人有很大衝擊,年輕人到過城市後就覺得自己民族的語言很“土”,不願再說。另外,也有受訪者認為媒體的發達令普通話普及,亦是語言面臨瀕危的原因,指“隨著廣播、電視、網絡的傳播,自然而然就習得了漢語”。

孫宏開認為,語言承載了族群幾千年的文化,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知識系統,而語言就是其載體,若不及時保護,知識就會和語言一起消失。

少數民族年輕人都不講

有少數民族發起自救行動,如哈尼族人發起“哈尼文學習微信群”,聚集了一班熱愛本族語言文化的年輕人,現時他們已能用哈尼文記錄哈尼族的傳統詩歌和民間傳說故事。2015年,中國政府啟動了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每種語言記錄3000個常用詞、100個句子和400分鐘的文化典藏,現時已完成81個少數民族語言、53個漢語方言和32個語言文化的調查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