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一見鍾情30年 她箏心箏意傳承技藝

特約報導+攝影 \高寶麗   

集古箏演奏家、教學導師、箏樂藝術音樂人等多重身份於一身的陳思意,在中學時期開始接觸古箏,30年來從不懈怠在古箏領域裡耕耘,把傳統古箏音樂背負在肩上之際,她也積極扮演古箏文化背後推手的角色,力求讓古箏在本地樂壇大放異彩。

Advertisement

中學受同學之邀到會館學習古箏,在推開大門之際,清脆細膩悠揚的古箏樂「滑」進了她的耳朵,「揉」碎了她的心靈,「按」準了她與古箏的緣分,古箏從此成為她生命的一部分,從那一年一直陪伴到現在,直到永遠。

若不是父母親對她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陳思意在中學時期開始接觸古箏,30年來從不懈怠在古箏領域裡耕耘。

陳思意第一次接觸古箏是在30年前中學時期,當年學習古箏風氣並不熾盛,相較於西洋樂器例如鋼琴、小提琴和吉他,古箏似乎是遙不可及的中國傳統樂器,聽過的人不多,能夠接觸及彈奏的人更少。

“我是霹靂州聖母女中華樂隊隊員,但不是古箏演奏員,而是笛子手。當年甚至連古箏也沒有聽說過。”

ADVERTISEMENT

一次機緣下,一位同學詢問她有沒有興趣學習古箏?“我一聽,古箏是什麼呀?怎麼彈奏呢?腦海裡想像得到的,就是水墨畫裡頭一位高人抱琴行走的畫面,但後來才發現,那是古琴,不是古箏,是我誤解了。”

記得某一天,我推開了怡保嘉應會館的大門,一股清脆的、優雅的、秀麗的古箏音樂在空氣中流動,就在這一刻,註定了她與古箏今生的緣分。這古箏聲音太動人,根據她的描繪,是那種“一見鍾情”的怦然心動。

從此之後,陳思意一頭栽進古箏的世界,有古箏就有她,有她就有古箏。

陳思意將於來臨的星期日(9日)舉辦“箏琴禪韻”演奏會。

父母有異議但支持

其實在當年,往藝術領域發展是不獲父母親接受的“玩意兒”,藝術領域發展包括了繪畫、歌唱、樂器演奏等在內,在一般家長心目中,與其投身這些“沒有生產能力”的事務上,倒不如好好學習,考取好成績,日後才有出路,這種觀念延續了好幾代人。

然而陳思意卻是幸運的,雖然從事司機和製衣廠女工的父母親嘴巴上有異議,沒大力贊同,但是在行動上卻給予百分百支持,在她學習古箏第二堂課之後,父母親就給她購買了一台二手古箏,讓她大為意外和驚喜。

“想當年父母親的收入並不豐厚,卻願意給我購買古箏,那個時候即使是二手古箏,價格也不便宜,對當時我們家庭而言,平日已是省吃儉用,購買古箏無疑就是個負擔。”

陳思意還記得母親對她說,學了古箏回家後卻沒有練習,學了也是白費,“我感激父母親對我的信任,因為我只是上了兩堂課,他們就給我購買古箏了。”

她當時居住在組屋,居家面積不大,一家五口擠在一個狹小的單位裡,可以利用的空間有限;163公分乘34公分的古箏跟本無處可放,只好委屈地“躺”在床底下,要練習時才拉出來,練習完再推回去,安靜又不着痕跡。

回憶起這一段溫馨美麗的過往,陳思意特別感激已經離去的父母,若不是父母親對她的愛,相信如今就沒有一位能夠在大馬古箏天空裡自由翱翔、發光發熱的她。

習古箏者日益普及

除了在嘉應會館學習,陳思意中學時期也在怡保的音樂中心展開正統的古箏追尋之路,啟蒙老師是周玉華。形容自己萬分幸運的她,隨後接獲馬來西亞藝術學院音樂系頒發的全免獎學金,在學院裡的音樂學習更趨系統化,正式接觸樂理理論,完整了整個音樂造詣。

1997年陳思意到北京中國音樂學院進修古箏演奏,師承着名古箏演奏家林玲教授。一年後她回歸大馬,正式開拓古箏事業,從事古箏教課,在此領域默默耕耘。2013年一項國際古箏比賽(香港)中,她脫穎而出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往日的付出贏得肯定。

她補充,在上世紀90年代,新聯機構(現為馬來西亞中央音樂藝術學院)獲得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及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的授權,將中國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華樂海外考級制度引進馬來西亞,促進馬來西亞華樂教學系統化 。

“回國後受到彭光甫老師指導‘韻’的理念,讓我受益良多。古箏的彈奏方式是右手彈,左手按韻,集合揉、滑和按,我特別慶幸自己在不同的時期獲得不同老師啟發,讓古箏之路走得順暢。”

陳思意目前除了到音樂中心教導古箏,同時創辦“詩意古箏音樂室”,透過一對一的方式,把古箏學識及技藝傳授學生。

她表示,音樂的傳承靠代代相傳,她從前輩身上傳承了古箏技藝,現在由她接棒,把古箏技藝傳承給下一代。

她說,目前在馬來西亞,古箏日益趨向普及,有些中小學課外活動、文化中心,社團,音樂中心等紛紛成立古箏班或古箏課。

陳思意用心教導學生彈古箏。(受訪者提供)

不排斥注入新元素

陳思意認為,古箏是豐富的樂器,除了可以彈奏傳統古典樂曲,演繹現代曲也不成問題。

“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分享正統的古箏學識,例如古箏的由來、發展、脈絡等等,在彈奏方面也儘量配合學生要求,例如給6歲小朋友彈奏《數蛤蟆》,年輕學生喜歡《大魚》,甚至是周傑倫的流行曲……無論如何,此目的只是為提高學生的興趣,最終的教學還是會引導學生回歸到傳統的古箏曲目。”

配合時代發展,陳思意在教學上不排斥注入新元素,但她始終認為,古箏講究的作韻技巧必須保留,再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求變,傳統才可以走得更長更遠。

AI能超越真人演繹?

隨着AI時代的降臨,很多事物都可以被AI取代,唯陳思意的看法是,傳統有其價值及意義,AI或許可以取代古箏的音色,但卻取代不了古箏的精髓和神韻。

“AI是重複性地演繹,但彈奏一曲必須富有情感,讓演奏者抒發內心感受引起聽眾的共鳴,雙方在音樂響起的一刻情感融會貫通,這是AI取代不了。AI或許可以完整地演奏一道曲子,但是卻少了情感。”

她認為,人工智能促進音樂產業與科技融合發展,然而,音樂傳達了人類情感,情感為音樂注入靈魂,尤其在演奏和創造上,因此,目前AI無法完全取代演奏與創作。

學音樂前先學做人

古箏演奏是另一種修行!

陳思意認為學習古箏等同進行生命修行,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一次又一次的訓練,從錯誤中修正,以期達到最完美的演繹;人生不也如此嗎?在一次又一次的調整中,我們才能夠成為更完美的自己,修行也發生在每一個調整中。

“林玲教授曾經表示,要學音樂就得先學做人。演奏時面對問題,需要不斷地磨礪,最後才能有更好表現,這跟學習做人的道理一樣。”

陳思意曾受邀到各大活動演出。(受訪者提供)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