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I-Life愛.生命】檳8組織首兩個月 培訓150老師防學生自殺

(大山腳27日訊)年輕人的自殺率日漸攀高,檳州8個精神與輔導組織積極散播愛惜生命的種子,透過“I-Life愛.生命”預防自殺醒覺運動,為中學老師提供預防自殺的輔導培訓課程。

Advertisement

今年首兩個月,來自2所國民型中學約150老師報名參與了該培訓課程,希望能預防更多自殺案的發生。

籌委會主席鄭友耀醫生說,以往他們只是為學生領袖提供培訓,鼓勵他們若發現同學有自殺傾向,要向師長報告,但今時的老師們絕對有必要對自殺防治有所准備。

ADVERTISEMENT

“I-Life愛.生命預防自殺醒覺運動” 於2012年開始成型,由8個精神與輔導組織聯合推動預防自殺,及喚醒民眾對自殺的警覺性及防范意識,進而達致教育及防范意識,減少自殺事件的發生。

參與的8個組織包括D’Home精神健康協會、檳城心靈扶助協會、檳城精神健康協會、檳城輔導與心理學協會、檀香愛心福利中心、檳城基督徒關懷協會、馬來西亞博愛輔導中心(檳城分會)及溫馨苑(秘書處)。

勿散播負面消息

鄭友耀也透露,該會上星期委派代表參與在馬來亞大學舉行的“安全報道自殺新聞”論壇,探討媒體在報導自殺事件的議題。

“鑑于本地傳媒因各种因素,未能全面遵循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自殺新聞報道指南,我在論壇上提出宣導媒體讀者有關指南的必要,當讀者的醒覺意識提升后,才能監督媒體以正确和安全的方式報道自殺新聞。”

鄭友耀呼吁民眾停止在社交網站散播負面的消息,以免導致一些人憂鬱的情緒發酵,而把他們推向輕生的邊緣。媒體在報導自殺事件時,不應過度渲染,反應扮演傳播正能量的傳播媒介。

張君玲:求助多不容小覷

參與輔導工作數十年的檳城心靈扶助協會輔導員張君玲說,近年的求助個案遠比早年多,這種趨勢很不健康,更不容小覷。

她說,大部分人主要面對健康、人際關係及經濟壓力問題,當無法紓解這些壓力,便要尋求抒發情緒的出口。

現代人做慈善都愛施捨金錢,但她認為做慈善不只是捐錢,而是耐心聆聽求助者的問題,讓他們紓解內心抑鬱的情緒。

“很多求助者是因為面對心理或生理疾病,跟家人、朋友或同事關係不好,或面對貧困及債務問題。在他們最無助的這個時候,他們其實更需要一個懂得傾聽的人。”

她說,該會的求助者年齡趨向年輕化,從10餘歲至70多歲都有。年輕人多喜歡通過whatsapp手機應用程序尋求心理諮詢,年長者則多會致電求助。

楊綠雲:輔導解情緒困擾

D’Home精神健康協會輔導員楊綠雲說,若面對情緒困擾,諮詢專業輔導員至關重要,如此才能更好的去面對問題。

她提及,一般憂鬱症的症狀包括長期情緒低落、脾氣暴躁、經常失眠、食欲不振、無法專心、自卑及經常感到彷徨無助,甚至腦海里常浮現自殺的念頭等。

自殺者的前兆都會出現傷害自己的行為、搜索自殺的方法、收集致死的用物、感到沒有生存價值、自我封閉、交代身後事,及把寵物或珍藏品轉送他人等行為。

“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上述徵狀,不要害怕或羞於聯絡我們,我們會有專業的輔導員,引導你如何更好的去面對問題。”

輔導團體求助熱線

檀香愛心福利中心:04-6451141及04-6429429

D’Home精神健康協會:04-6434432

檳城心靈扶助社:04-2815161及04-2811108

或whastApp 011-56997687

檳城精神健康協會:04-2260811

檳城基督徒關怀協會:04-6567840

馬來西亞博愛輔導中心:04-2280709

溫馨苑:04-2109923和04-2109925

臉書:I-Life Suicide Prevention Campaign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