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7/e8b79de58e9fe5ae9ae79baee6a087e7949ae8bf9c-2-mrte78fade6aca1e4b998e5aea2e9878fe79a86e4b88de8bebee6a087e38080_webp(WEBP-圖片,1035x690-像素).jpg)
(吉隆坡4日訊)總稽查司報告發現,大馬捷運公司(MRT Corp)管理下的MRT1和MRT2,其日常載客量,以及繁忙時段的列車服務頻次,都沒有達成原定目標。
年份 | 原定目標 | 實際達成 | 落差 | 達成率 |
2017年 | 38萬4000 | 6萬1234 | (32萬2766) | 15.9% |
2018年 | 43萬4000 | 14萬0586 | (29萬3414) | 32.4% |
2019年 | 46萬9000 | 17萬5213 | (29萬3787) | 37.4% |
2020年 | 48萬3000 | 9萬0623 | (39萬2377) | 18.8% |
2021年 | 49萬5000 | 5萬3624 | (44萬1376) | 10.8% |
2022年 | 50萬8000 | 12萬4241 | (38萬3759) | 24.5% |
2023年 | 52萬 | 18萬2196 | (33萬7804) | 35% |
根據統計,從2017年7月17日至2023年,MRT1的每日平均載客量與原定目標都存在落差,其中2021年的達成率僅有10.8%,2023年則為歷年最高,達35%,也就是原定52萬人次的目標,實際達成為18萬2196人次。
2023年達成35%最高
在繁忙時段MRT1定下的服務頻次方面,也同樣沒有達到標準,其中2017年至2019年目標是每3分鐘20秒一趟;2020年之2023年為每3分鐘一趟;但是實際達成的除了2017年為3分鐘12秒,其他年份都未達標,2018年至2022年都是4分鐘一趟,2023年由於比前兩年38個列車減少6個至32個列車,繁忙時段成為5分鐘一趟。
報告發現,MRT1擁有的58個列車,有36個(62.1%)可以使用,19個(32.8%)正在等待更換車輪,2個(3.4%)在換車輪中,1個編號為T136的列車於2023年12月18日在測試期間出現損壞,無法繼續使用。
MRT2載客量2023年僅達成45%
在MRT2方面,從2022年6月16日至2023年,其每日平均載客量也同樣與原定目標出現落差,2022年所設定的目標為10萬4000人次,結果只有2萬0842人次乘搭,僅達20%;2023年的情況稍好,19萬6000人次的目標,完成45%,有8萬9409人次乘搭。
年份 | 原定目標 | 實際達成 | 落差 | 達成率 |
2022年 | 10萬4000 | 2萬0842 | (8萬3158) | 20% |
2023年 | 19萬6000 | 8萬9409 | (10萬6591) | 45.6% |
在繁忙時段方面,MRT2在2022年從14列火車,於2023年增加至37列,距離原定使用45列火車還有差距,在繁忙時段,2022年有達成每4分鐘一趟的目標,2023年的目標與前一年一樣,但是實際達成是每5分鐘一趟。
報告指出,MRT2擁有49個列車,其中42個(85.7%)正常運作;2個(4.1%)只是在繁忙時間使用(存在煙霧檢測缺陷);4個(8.2%)因為電纜問題需要休息;1個編號為ELT-208的列車於2023年12月19日,因為出現脫軌事件而損壞,直至2023年12月31日也還未修好。
總稽查司報告指出,鑑於捷運公司在MRT1和MRT2無法達成目標,已經影響到公共交通服務的傳遞品質。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國家基建公司(DanaInfra)在政府批准的591億3700萬令吉款項中,已經移交其中的95.8%或566億7100萬令吉給捷運公司,其中237億300萬用作MRT1,而308億7300萬用作MRT2,作為支付給承包商和顧問的費用。
另外,總稽查司報告也在今年3月4日針對MRT1和MRT2的其中22個捷運站展開調查,發現有提供停車場的捷運站存在停車位不足問題,從而導致車輛停放在路旁,而阻擋了行人道、緊急出口及殘障人士車位;至於沒提供停車場的捷運站,也出現車輛停放路旁問題,而這可能會造成交通阻塞及在緊急情況下阻礙救援車。
總稽查司報告建議,捷運公司及國家基建公司必須確保列車按照時間表行駛,並且改善列車頻次,從而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