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明周刊

【食古不化】叫化雞變身獨創麵包雞

森州蘆骨的麵包雞是圓卜卜的大包子,切開後呈蓮花狀,相當美觀,咖哩濃淡適中;霹州的原版是長方的枕頭型,形態樸實,咖哩汁的椰漿較濃。

Advertisement

新鮮製作的香烤麵包蘸上香濃咖哩汁,確是開胃的絕配。

廿多年前曾在森美蘭州蘆骨(Lukut)採訪聞名的“麵包雞”,到波德申海濱遊玩的國內外遊客,途經蘆骨必定一嚐內藏咖哩雞的巨無霸麵包,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特色。

蘆骨好運酒家是在1980年代後期推出麵包雞,憑着這道大馬獨有的美食揚名四海,還吸引外國媒體拉隊前來訪問。

孤陋寡聞的我一直以為好運酒家是始創者,數年前方得知,霹州金寶的游記酒家早在1985年左右研發出麵包雞,比好運酒家早了幾年。

ADVERTISEMENT

游記酒家在霹州成名已久,許多外地遊客途經金寶時,特地兜遠路進來享用正宗的麵包雞,並帶到全馬各地與親友分享。

游記酒家獨創的麵包雞聲名遠播,吸引不少印裔同胞慕名一嚐。

麵包藥材雞登大堂

為了一探麵包雞的“開山鼻祖”,從怡保驅車約50分鐘來到金寶戲院街的游記酒家,大門前顯眼處是東主游漢華手持麵包雞的人型廣告牌,旁有 “正宗麵包雞”和“吃要吃正宗,不要吃冒充”的大字。

麵包雞有3種口味,咖哩雞和藥材雞每個39令吉(小)及60令吉(大),還有咖哩羊腩47令吉和76令吉。

藥材雞配麵包?光是想像就覺得有點怪異,在怡保長大的女伴憶起,她小時候與家長前來金寶探親或喝喜酒,宴席往往有一道麵包藥材雞。

她記憶中的藥材雞非常美味,但外層的麵包往往無人問津,因為兩者的味道不搭配,還得另配白飯。

麵包雞飄散陣陣奶油香氣,上桌後才切開皮酥內軟的外層。

從叫化雞變化而來

原來,麵包雞的最初版本是從叫化雞變化而來,早年並沒有咖哩口味。

老東主游漢華本是金寶七記酒家的廚師,他於1984年接頂酒樓並改名游記,其拿手好菜是俗稱叫化雞的“富貴雞”,以藥材腌製雞肉,再以黃泥包裹焗燒。

富貴雞上桌後才敲碎外層的乾泥,以顯原汁原味,卻會弄到碎泥四散,游漢華便嘗試改用麵粉糊來包裹雞肉,大為改善賣相和保持衛生,但燒過的麵團不能吃。

游漢華再接再厲,研發出可容納整隻雞的巨型麵包,內層的雞肉與外層的麵包都能食用。

這個前所未見的創新點子,頓時讓顧客紛紛來嚐鮮,不過,藥材雞口味不太受落,東主再三思索,想到用咖哩雞配搭鬆軟的麵包,終於一炮而紅。

從叫化雞變身麵包咖哩雞,游漢華經過無數次試驗、失敗和苦思,成名不久後就被人剽竊模仿,其他酒家紛紛推出麵包雞,難怪游記強調“吃要吃正宗”。

森州蘆骨好運酒家的麵包雞外形圓卜卜,非常討喜。(取自臉書)

森霹麵包雞外形大不同

森州蘆骨的麵包雞是圓卜卜的大包子,切開後呈蓮花狀,相當美觀,咖哩濃淡適中;霹州的原版是長方的枕頭形,形態樸實,咖哩汁的椰漿較濃。

蘆骨的好運酒家後來推出新口味的咖哩排骨,以及內有咖哩雞與東坡肉的“鴛鴦麵包”,與奶油麵包相得益彰。

游記有保留古早的藥材雞口味,後來推出口味較重的咖哩羊腩,現場觀察可見,仍有一些顧客購買麵包藥材雞。

員工從保溫爐拿出麵包,抹上奶油液,更添香氣。柔軟的奶油面包蘸上咖哩汁,香辣開胃有後勁。

不過,兩個人吃一個麵包雞略嫌份量太多,而且雞肉肉質較乾柴,雞胸肉難嚼,腿肉也不滑嫩。

游記門前設置東主游漢華的人型廣告牌,呼吁食客來吃他研創的正宗麵包雞。

麵包雞先煮咖哩,裹上麵粉團再烘烤,顧客打包回去又會再加熱,相信店家是為了確保雞肉不會綿爛,使用久煮不爛但肉質欠佳的老母雞。

吃過麵包雞的始祖,雖然略有失望,總算嚐過必試美食清單裡的一個主要目標。

突然想起,年輕時不愛吃甜的蛋糕,有一年買了麵包雞當生日蛋糕,點上蠟燭許願後,再與朋友大快朵頤,還真是不錯的主意。

遊記酒樓(正宗)麵包雞 

55 & 57, Jalan Idris, Kampar, Perak.

7am至10pm

游記酒家的麵包雞成為金寶的特色美食,吸引許多遊客前來一嚐和購買送禮。

本報特約•戴志強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