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东京行自然的少不了跟住当地几名特定欧美啤迷朋友相聚分享, 除了上期提到的高尾山健行分享会,期间也在城里不同地点有过不同时段分享, 以下是许多不同类别风味不同酿坊啤酒中的部分作品。 1.Bofkont── Barbera 2021 比利时“后起之秀”小酿坊作品,把1、2、3不同年份的酸啤混酒融合并加入产自意大利的Barbera葡萄浸泡提味,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天然发酵的酸啤轻版本自然葡萄酒,Lambic特有的天然发酵霉香异味并不突出,风味表现倾向于水果酸香中带些葡萄单宁,口感轻盈易喝,在这次喝到的不同酿坊比利时天然发酵酸啤作品中,是较为中规中矩一款。 2.Burning Sky── Assemblage 5 英国酿坊的年度农场风格类型特选“大杂烩”作品,简言之就是选出自家不同年份的天然发酵啤酒混合而成,轻微发酵风味中带有苹果微酸以及回甘风味,是易喝型啤酒,但不是毫无层次感单调无趣那种。 3.Cantillon── Lou Pepe Gueuze 1999 比利时大师级天然发酵酸啤酿坊的Lou Pepe限量系列有三款不同风味作品,Kriek(酸樱桃)、Framboise(覆盆子)以及这次啤迷朋友拿出来分享已有一定年岁的1999年度Gueuze(类香槟)。 喜欢比利时天然发酵酸啤的都知道,要将手中大师级酿坊作品收个十年八年有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除了收藏环境气候和温度(冷度)需要有所注意控制,有时看到藏酒想开喝的心情也是影响因素,所以这次在东京能喝到九十年代的作品,可说机缘难得。 实际上,Lambic啤迷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某款作品被开早了,意思是如果收多一段时间(可以是几年)再喝风味表现会更好。不过收多久有时也是习题,因为时间带来的气温和氧化问题是会造成啤酒风味减退的不友好因素,所以有时收太久也会出现某个特点风味减退甚至消失殆尽的情况。可喜的是这款1999年份作品整体表现还是不负盛名,酒体气泡表现依然生动,霉香酸香中带有橡木桶风味和些微类似皮革气息,要谢谢啤迷朋友的分享。 4.Conscious Ale── Cuvee Ami Spooky 一款更倾向于啤迷朋友之间的实验性作品,是两名美国啤迷之间的合作,使用基酒混合了小麦啤酒和农村风格类型,同时加入其中一名合酿者,当时人在东京分享的啤迷朋友自家院子采摘百香果,以及另一名美国啤迷找来的马达加斯加“蓝色香草”浸泡提味,香草风味相对于百香果来说要来得淡,口感微酸轻盈,是易喝型作品。 5.Floodland── French Creek & Pluerry 来自美国西雅图酿坊的两款不同作品,French Creek是主要由四种不同酿酒葡萄夏朵内(Chardonnay)、慕合怀特(Mourvedre)、白歌海娜(Grenache Blanc) 、席拉(Syrah)浸泡桶陈提味而成的作品。 Pluerry则是以李子和甜樱桃(车厘子)杂交而成的新品种水果Pluerry,加入斯佩尔特小麦酿造的农场风格啤酒融合风味而成。 两款水果风味表现各异,但都是可以慢啜细味的易喝性高作品。 6.Pips── Key Lime Pie 美国顶级蜜酒酿坊甜中带酸作品,以酸橙汁、香草荚和全麦饼干为酿造佐料,让一般以为蜜酒就一定甜兮兮的固有印象被打得支离破碎,一入口味蕾首先感觉到的是类似橘子/酸柑类水果带来的酸性风味,蜜糖甜味并没有首当其冲而是被酸橙汁包裹融合,整体风味相对符合作品名称。 7.Uchu── Phantom Wizard & Master “宇宙”可说是近年在国际上相当有知名度的日本酿坊,第一印象就是以啤酒花风味特别是类果汁印度淡啤作品为人知,当然也有果泥类型啤酒、果酸啤酒等等,这两款分别是三倍和双倍类果汁印度淡啤,在东京喝虽然比不上在酿坊自家山梨县北杜市造型像手机电脑国际品牌旗舰店那样的玻璃屋造型品饮室那么新鲜在地,但也很足够表现出啤酒花的特性风味,以作品酒精倍数来说,酒精感收得相对可以,是不错的作品。 光明日报特约/CT Blog ( cttai.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