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刊副刊

【頑啤主張】 啤酒的認知

喝大廠啤酒或Craft Beer是選擇題,一般大眾消費習慣上都會選擇能隨處買到的便利而不會特意花時間去尋找Craft Beer專賣吧/瓶子店,要怎麼讓更多人知道啤酒世界中其實還有另一個更多風味迥異的美味液體宇宙存在,是所有Craft Beer業者及啤迷們需要面對的習題。

啤酒是什麼,這是個似乎完全不需要問或思考的問題,但與此同時又是個涵蓋內容超乎大多數人認知中“啤酒”兩個字純字面意思的酒精飲料。

Advertisement

在啤酒世界中,是有不同認知存在的,意思是不同人對啤酒的認知或既有印象可以是天差地別截然不同的。

最基本層面來說,啤酒是使用水、麥芽、酵母、啤酒花四種釀造而成的酒精飲料,是啤酒最基本風貌。不過,再深一步說的話,單只是使用這四種釀造原料做出來的啤酒風味表現可以千差萬別,就像同一種白米可能被變成各種不同食物或輔料那樣,啤酒也可以在使用相同釀造原材料情況下,變出不同類型風格並具有迥異風味表現的作品。

在啤酒世界中,最常見的大眾認知就是“啤酒都是一樣”或“大同小異”的,沒什麼所謂迥異有趣風味可言,但這只是非常刻板,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被誤導的認知,因為絕大多數消費者並不知道啤酒世界其實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域,其一是大眾認知中的大廠啤酒(Macro Beer),而另一個則是以釀造各種不同類型風格啤酒為啤迷喜愛的Craft Beer(中港台慣稱精釀啤酒)。

對不少人來說啤酒只是社交飲料。

ADVERTISEMENT

啤酒其實也可以搭正餐或甜品。

像品咖啡般享受層次風味

對不少人來說,啤酒是社交生活的一部分,至於喝的是大廠啤酒還是Craft Beer完全因人而異也沒有對錯之別,畢竟市場上無論是酒吧餐廳咖啡店還是超市便利店,都是大廠啤酒最隨處可看到也最容易買到的,所以一般大眾認知中的啤酒其實就是大廠啤酒中最常見的淺金黃色拉格(Lager)類型啤酒,以及被稱為黑啤的Stout。

不過,在作為社交酒精飲料之餘,啤酒在另一個世界中也可以是類似咖啡迷品味不同風味咖啡豆或喜歡喝茶人欣賞不同茶類風味那樣,可以是需要被細味慢啜的液體美味,換句話說有別於一般人印象中喝啤酒就只是拿起杯子咕嚕咕嚕喝下去,而是像享受美食多層次風味表現那樣以品酒方式慢嘗細品啤酒的風貌。

喝大廠啤酒或Craft Beer是選擇題,但在大眾認知普遍不足或有誤區的情況下,亞洲城市來說這個選擇題其實有時候並不存在,因為一般大眾消費習慣上都會選擇能隨處買到的便利,而不會特意花時間去尋找Craft Beer專賣吧/瓶子店,實際上怎麼讓更多人知道啤酒世界中其實還有另一個更多風味迥異的美味液體宇宙存在,是所有Craft Beer業者及啤迷們需要面對的習題。

啤酒時不時也會出現聯名合釀作品。

金黃色的啤酒不一定就是拉格。

普及程度受客觀政策影響

大眾對啤酒的普遍認知不足或自帶誤區,在一定程度上是Craft Beer文化沒能更加普及化的其中一個因素,當然亞洲不同城市也有各自不同客觀條件和政策等因素影響,以大馬市場來說,在政策對酒類飲料不友善(重稅/不能自釀/不准設立本地小型釀坊/郵寄或自行帶酒回國可能會被罰款或沒收等等)的情況下,大多數大眾對啤酒認知只停留在大廠啤酒階段是無奈但能理解的事。無論是對比南邊的新加坡還是北邊的曼谷,雖然也當然都是被大廠啤酒包圍市場的城市,但新加坡是允許在地釀坊或釀吧(Brewpub)的,自行從海外找酒郵寄進來也有明文規定條例可循。曼谷雖然也面對一定程度不友善政策限制,但“下有對策”,所以當地自釀品牌加上多年來好些很不錯的進口啤酒選擇帶動起來的Craft Beer文化相對活躍,至於中港台日韓等地都有在地釀坊,加上更多選擇的歐美釀坊進口釀坊作品,可說是亞洲Craft Beer文化認知程度相對較高的區域。

某種程度來說,選擇喝大廠啤酒或Craft Beer是個人口味決定,就像有人只喜歡喝三合一包裝咖啡,有人則不介意貴價些選擇喝以特定方式烘培而成特定咖啡豆沖泡的咖啡,其實也無關其他,大致上只是口味傾向和個人認知的體現。

四種釀造原料之外也可以加其他食材比如桃子。

喝三合一咖啡袋還是精品手沖咖啡都是個人選擇。

光明日報特約/CT Blog ( cttai.blogspot.com)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