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雨林探秘/三之二】綠瘦蛇放閃 巨人螞蟻勤勞動 雨林成夜行動物樂園

太陽下山了,天色漸漸轉暗。從檳城升旗山山頂遙望遠方,山腳下盡是萬家燈火。當人們帶着疲憊的身軀趕着回家休息時,卻有一群夜行動物此時靜悄悄地在熱帶雨林裡“走秀”,且讓馬來西亞自然協會帶大家一睹這群夜行雨林的小動物的真面目吧。

Advertisement

“嘘!大家說話小聲一點,仔細聽一聽從草叢裡傳來的‘呱、呱、呱’聲。”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晚間山路,一群民眾跟着馬來西亞自然協會的義工兼大自然嚮導黃兆波夜探入夜後的檳城升旗山熱帶雨林。

 “是誰晚上在呱呱叫?”民眾不禁好奇。黃兆波走到山路旁的草叢伸出手輕輕捉起一只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牠是蛇類愛捕捉來吃的獵物,但牠會分泌出毒液。”

ADVERTISEMENT

 “卡嚓、卡嚓、卡嚓!”眾人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和手機對着黑眶蟾蜍拍照。黑眶蟾蜍似乎很享受當“名模”的滋味,乖乖地固定甫士,成為眾人搶拍的對象。

 黃兆波輕輕將黑眶蟾蜍放回山路草叢後,眾人在漆黑的山路繼續往前走。忽然之間,有人發出“有一只青色‘東西’在樹上!”的驚嘆聲。

 眾人不禁將頭燈和手中的手電筒照向樹的方向一探究竟。“什麼東西啊?不就是樹木和葉子嘛?”甲先生東張西望並一臉疑惑的說。

 “不是啦!你用手電筒再照一照!看到了嗎?有一條細長的青蛇躲在樹上的綠葉之間。”乙小姐說。

 “啊!真的是一條青蛇,沒仔細看還以為是綠色樹枝啊!”甲先生說。

 這時,人在一旁的黃兆波及時挺身為大家解惑。“牠是綠瘦蛇(Ahaetulla Prasina),瘦瘦長長,經常以綠色植物為棲息地。你們仔細看,其實總共有兩條綠瘦蛇在樹上纏在一起,一條是雄的,一條是雌的。”

 這時,大家紛紛舉起相機和手機對着這對青蛇猛拍。但這一對雌雄綠瘦蛇好像是沉醉在浪漫的“二蛇世界”裡,懶理鎂光燈怎麼閃,只顧在樹上你儂我儂地不斷“放閃”。

 雖然山路周圍都是黑漆漆一片,但隨行者似乎並未因此而感到害怕,反而是不停地用頭燈和手電筒到處探照,以期在晚間的雨林裡尋找“驚喜”。

抓起動物觀賞後放回原處

 轉一個彎之後,黃兆波突然發現一個“驚喜”,他遂爬上山坡輕輕地捉起一條在山坡中爬行的碧玉林蛇(Boiga Jaspidea),再次引起隨行者的好奇。

 “碧玉林蛇是很罕見的蛇種,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牠!很高興在升旗山的樹林裡發現牠!”黃兆波輕輕地抓着碧玉林蛇,並展示供眾人欣賞。

 黃兆波同時也是一名攝影師,他對拍攝自然界動物可說是情有獨鍾。由於這是他首次在我國雨林裡發現碧玉林蛇,為了記錄這美好的時刻,他連忙在山坡裡找了一根樹枝,然後把碧玉林蛇放在樹枝上,為牠捕捉最美麗的鏡頭。

 這時,碧玉林蛇即刻成了眾人鎂光燈的焦點,大家圍着牠不停地拍照。在忙着拍照的當兒,眾人也漸漸地走離剛才發現碧玉林蛇的山坡草叢。

 當眾人拍攝完畢後,黃兆波再把碧玉林蛇放在手裡,並調頭走回剛才發現牠的山坡,並把牠放回該處。

 此時,隨團的“升旗山自然行”義務團體的義工王國平解釋說,當人們在山中某個地方發現某一種動物,並將牠拿起來欣賞之後,應該把牠放回所發現的地方,以便該動物可以重新回到屬於牠的地方,並與牠的家族和伴侶繼續在山中生活,這是對自然界動物的尊重和保護。

木蠍美麗與眾不同 

獵人蜘蛛入夜活躍

夜空下的月光顯得額外明亮,微微點亮漆黑的山路,加上民眾隨身攜帶的頭燈和手電筒,照亮了原本漆黑的山中雨林,形成“繁星爍爍”的美麗景象。

 “小心!不要踩到這個小動物!”其中一名隨行者突然大聲說,眾人也好奇地將目光聚焦在地上,並發現有一只蠍子在地上爬行。

 “牠是屬於鉗蠍科(Buthidae)的木蠍,在夜晚時分,可使用紫外線燈照向牠來欣賞,你會發現牠的美麗與眾不同。”黃兆波說。

 還有一種在入夜後非常活躍的動物是獵人蜘蛛(Huntsman Spider),牠是野生且體型比較大的蜘蛛,喜歡以山中的陸地為棲息地,而不是生活在樹上。

紅棕葉趾虎 體型大無侵略性

除了木蠍和獵人蜘蛛愛在夜晚爬行,還有一種動物堪稱是夜晚最“勤勞”的動物,那就是晚上依然在忙碌的螞蟻。

 無論白天或夜晚,牠們都成群結隊排成一條線,不停在山坡之間爬行穿梭。

 黃兆波指著這些體型巨大的螞蟻說:“這是巨人螞蟻(Dinomyrmex Gigas),有別於民眾平日在家裡見到的小型螞蟻,因牠的體型比較大。”

 漆黑一片的雨林,不但是木蠍和巨人螞蟻這種比同類動物體型還大的夜行動物活動的溫床,同時也是紅棕葉趾虎(Marbled Gecko)這種體型比較大的壁虎的樂園。

 來自檳城理科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科學官員莫哈末阿都末(Mohd Abdul Muin)也是隨團的義工之一,他說,紅棕葉趾虎與一般出現在民宅的壁虎有所不同。

 “牠們多數以山中的洞縫為棲息地,雖然是野生動物,但牠們並沒有侵略性。”

 山中雨林的夜行動物的種類不勝枚舉,而隨行者當晚有幸在夜探活動中親睹的只有以上數種夜行動物,雖然種類有限,但對他們來說已是收穫滿滿,因此,他們在行程結束後,都開開心心地下山回家。

【懂多一點】

熱帶雨林夜行動物介紹

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黑眶蟾蜍的外觀特徵主要是自吻部開始有黑色骨質脊棱,一直沿着眼鼻腺延伸至上眼瞼,並直達鼓膜上方,形成一個黑色的眼眶。其背部多為黃棕色或灰黑色等色調,上面佈滿黑褐色的雜色花斑,腹部則為乳黃色,皮膚粗糙。眼後有香腸狀的耳後腺,鼓膜顯著,除頭部外全身均佈滿大小不一的疣粒或小瘤,疣粒及小瘤均有黑色角質刺。牠在受到驚嚇時,耳後腺會分泌出白色毒液,全身疣粒亦會分泌出毒液以達自衛效果。

鉗蠍科(Buthidae)

鉗蠍科又通稱為木蠍或粗尾蠍,是蠍子的一科。蠍子是有8隻腳的掠食性蛛形綱節肢動物,具有一對可固定獵物的鉗足與細長且分節的尾,且尾部末端為帶有毒液的蜇針。

紅棕葉趾虎(Marbled Gecko) 

紅棕葉趾虎是其中一種大壁虎種類。牠們多數棲息在懸巖峭壁的洞縫,也有的居住在樹洞裡。穴居的洞隙不大,身軀剛好能在洞內自由行動。每當牠們遇到敵人時都會甩尾逃脫,有時候,牠們也會咬着敵人,或在捕獲獵物時對之緊咬不放。牠們常在野外單獨或幾條聚在一起棲息,喜歡乾燥的地方,在低窪或石山下部很難看到牠們的蹤跡。

綠瘦蛇(Ahaetulla Prasina)

綠瘦蛇是游蛇科瘦蛇屬的爬行動物,俗名菱頭蛇、藍鞭蛇、鶴蛇。分佈於馬來半島、印尼、印度、緬甸、菲律賓和中國等。牠是以樹木為棲息地,一般生活在平原、丘陵及山區、常棲於林木蔥茂處,以及常見於田邊雜草叢中或山坡路上。

碧玉林蛇(Boiga Jaspidea)

碧玉林蛇是蛇亞目游蛇科下的一個有微量毒素的蛇屬,分佈於東南亞、印度及澳洲等。牠們具有堅韌的適應能力及生存能力。

這類蛇普遍體型較瘦長,頭部及眼睛比例較大。大部分林蛇體紋都呈帶狀,也有部分林蛇體紋以斑點為主或無體紋。

牠一般棲息在樹木上,屬夜行性動物,以獵食蜥蝪、鳥類及鼠類動物為主。牠們的毒性因應品種而異,但一般認為,其毒素不會對人類造成致命的威脅。

巨人螞蟻(Dinomyrmex Gigas)

巨人螞蟻比較大,分佈於馬來西亞、泰國、蘇門答臘和婆羅洲等地。牠們是夜行性蟻種,食物以蜜汁為主。棲息地包括熱帶雨林,以及海岸紅樹林的泥炭沼澤。

獵人蜘蛛(Huntsman Spider)

獵人蜘蛛是其中一種體型比較大的蜘蛛,牠們的8隻腳細長,多分布於世界各地暖帶及熱帶地區。其行蹤隱秘,不容易被發現。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