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雖然但是 】荷蘭中餐印象

說起荷蘭的中餐,首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的肯定就是那“老四樣”:babi panggang (俗稱“火肉”,就是烤豬扒加番茄醬), loempia(炸春捲), foo yong hai (芙蓉蛋番茄醬),sate (沙爹,烤肉串)。

第一次看到菜單和吃到這幾個菜,不是以美味或可口與否作為評語,反而是到今天都無法忘記的“一頭霧水”之感。任憑我是個想象力很豐富的人,卻沒想過可以在荷蘭的“中餐館”菜單上看到的這幾個文字的結合,短短幾個詞,它們含有印尼文、閩南語和粵語(音譯),這背後肯定又是華人移民故事。

Advertisement

先說“火肉”,babi panggang 完全是馬來文/印尼文,這道菜,是烤豬肉淋上特製番茄醬。本來以為蕃茄醬沒有什麼特別,後來有了一個機會,讓我走入多家中餐廳調研,根據我的走訪調研所得,我才發現不要小看這個番茄醬,其實每家餐館都有自己的秘制火肉番茄醬。雖然不排除有些用的只是半成品,但是稍微講究一點的餐館,也會加入水果和番茄等食材秘制而成的醬汁,搭配大廚的功夫,以便增加天然酸甜口味。所以,純把火肉當成一道菜肴來吃,還是很有“荷蘭特色”的。

融合料理有特色

Loempia,這個詞,可能每個人第一次看到,都是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但是讀多兩次,就會發現這根本就是閩南語“潤餅”的發音。

印尼有許多來自福建省的華僑,福建人對潤餅的情意結源自古代吃春餅之風俗,據說可追溯到春秋戰國。唐宋時期,因大批中原人遷徙南下,潤餅隨之傳入閩南一帶。印尼華人喜歡吃炸的潤餅,隨著印尼華人移居荷蘭,也就把這個亞洲食品帶過來了。這個名詞,也顯示了荷蘭的潤餅是在殖民印尼的時候傳入。這裡的潤餅一般上的內餡是肉沫、豆芽、卷心菜等等,跟印尼和馬來西亞的餡料(涼薯)有點不同。據悉,因為此食品深受荷蘭人歡迎,全歐洲最大的潤餅廠也在荷蘭,位於一個叫做Katwijk的城市。潤餅的移民史,也是中國人的移民史。

ADVERTISEMENT

Foo Yong hai,一開始完全無法把它和芙蓉蛋“銜接”起來。多方搜索,最後得知應該是粵語的“芙蓉蟹”。因螃蟹肉貴,為了節省成本,就在創作方面變成芙蓉蛋炒肉,或者芙蓉蛋炒蝦,加上酸甜番茄醬汁,就是一道妥妥的“荷蘭中餐”。

療癒食物解鄉愁

Sate,或者 satay,烤肉串,對東南亞人來說更是不陌生。要追溯的話,曾讀過一文,說在印尼人和馬來人之間特別流行的沙爹,這個詞,來自閩南語“三塊”(讀作sah-tay)。這烤肉串通常就是用個竹簽把三塊拇指大小的肉叉起來烤,配上咖喱花生醬,有點甜有點辣,非常濃稠美味。這個醬汁又是另一個考功夫的地方。有些人為了快速,加入塗麵包的花生醬,也有些人為了精緻和口感更好,會自己炒花生,攪碎,炒咖喱料,再加入糖鹽等等,自行調配。

另外,在這種中印餐廳裡,餐前一定會有的小菜,卻不是一般中餐廳的花生米,而是蝦片(Kroepoek/Keropok);就算買外賣,也一定會奉上長片裝的蝦片。我猜,這在歐美其他國家的“中餐廳”應該非常少見。吃完之後,甜品往往會是東南亞人的最愛——炸香蕉(pisang goreng)!整體上這樣的“馬來/印尼+中式”組合,對於我這個馬來西亞人來說,也可以暫時性緩解一些些的“鄉愁”!

菲爾 ‧業餘寫作人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