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雕出生命力三之一】 以倒樹雕塑藝術品 陳首銓廢物利用創生命力

2017年11月5日,檳城受到越南颱風尾的影響發生大水災,許多原本挺立的樹木不敵強風吹襲,紛紛倒下。一般人以為,樹木倒下後,生命就此終止,但對藝術家來說,樹木的生命力不僅止於此。藝術家陳首銓把已倒下的樹木作為雕刻材料,為樹木注入新生命力,使之成為公共藝術品,不但可美化環境,也能成為地標,同時讓公眾能近距離接觸樹雕藝術之美。

Advertisement

樹木對環境的貢獻不少,除了遮陽,亦能淨化空氣,但再挺立的樹木都可能因強風暴雨的侵襲而倒下。

2017年11月5日發生強風之災後,檳城許多樹木不堪狂風吹襲倒下。檳島市政廳員工在清理樹木後,邀請檳城藝術家陳首銓為樹木雕刻,將樹木改造成公共藝術品。

ADVERTISEMENT

現年51歲的藝術家陳首銓擅長繪畫。2005年,他接觸台灣樹雕藝術家舉辦的樹雕課程後,從此愛上樹雕。2007年,他參加國際雕塑營完成首個樹雕作品,過後,作品獲得新加坡福康寧公園(Fort Canning Park)的青睞,並從2007年迄今一直擺設在公園展示。

“許多人認為藝術家只會畫畫,但我認為藝術範圍很廣。除了畫畫,我也喜歡嘗試和挑戰各種類型的藝術媒介和題材。13年前,我接觸了樹雕藝術之後就愛上它。除了常以樹木作為雕刻材料,同時也把不銹鋼雕塑成藝術品。”

形如火炬象徵生命的火焰

2015年,他受邀到泰國甲米(Krabi)製作第二個樹雕藝術品,並在當地藝術博物館展示。今年5月,他接獲檳島市政廳的邀請,使用因去年11月檳州大水災倒下的樹木雕刻成公共藝術品,這也是他創作的第三個樹雕藝術品。

“這個藝術品的馬來名為《Harapan》(意指希望),是我從今年5月直到9月製作的公共藝術品。許多人或會覺得樹倒之後等於其生命凋零,但我希望可以通過雕刻手藝賦予樹木重生的希望,並通過樹雕和藝術理念讓樹木釋放真正的生命力。”

名為《Harapan》的藝術品主要是以樹木雕刻而成,但他也加入少許的不銹鋼雕塑成份,讓作品更為豐富。

“此作品約有15呎高,重逾1吨。它的外形像火炬。我從檳島市政廳處取得的樹木,是一棵已倒下的印度苦楝樹(馬來語稱Pokok Mambu,英語稱Neem Tree)。當時,它已經沒有樹根和樹枝,只剩下樹幹。”

他說,我國是熱帶雨林,因此樹木比較堅硬,樹幹也比較粗大。當他在替樹幹鑽洞時,花費了約兩週時間才成功鑽出一個洞,接着,他計劃在樹洞安裝LED燈,以及類似鳥巢形狀的不銹鋼雕塑。

“雖然經歷風吹雨打,但樹身依然堅硬,象徵‘生命的永恆’,這也使我萌生使用不銹鋼雕塑製成象徵‘希望的火焰’的‘火炬’藝術品,並將它安裝在樹幹上方。”

還有,他也使用不銹鋼材料雕塑12件鴿子造型的藝術品,它們象徵“和平”與“希望”。每一件鴿子藝術品代表一個月份,12件鴿子藝術品代表一年12個月。

他披露,每件鴿子藝術品的飛翔姿勢也不一樣,但它們之間以互動的姿勢呼應彼此,頭部都朝中心點方向飛去,使藝術品顯得非常生動。

“過去,我創作第一件和第二件樹雕藝術品時會為樹木塗上顏色,但因為這項作品的理念與之前兩個作品不一樣。因此這次樹木沒塗上任何顏色。”

他說,該藝術品預計今年年杪完成後,將會放置在檳島市政廳浮羅山背分部辦公室的戶外園子。因此,他得為藝術品塗上防腐藥和油,才能抵擋風吹日曬和雨淋。

桃花心木雕成木魚

陳首銓說,製作樹雕藝術品不單講究美觀,同時也能成為具有使用用途的公共設備。他出示另一件7呎長的樹雕藝術品說,這是他用桃花心木(Mahogany Tree)雕刻而成的。

“我把這棵桃花心木雕成像魚的形狀,為此藝術品取名《木魚》,意思是‘用木雕成的魚’。它也是一張木椅,還附有擺設杯子的木製桌面,讓民眾可以坐在木椅邊休息,邊喝茶。”

由於他對鳥類情有獨鍾,加上鳥與樹木息息相關。於是,他也使用木塊雕刻成“木鳥”,並計劃將“木鳥”裝飾木椅。

“樹是鳥的棲息地,沒有樹木就沒有鳥兒的蹤跡。因此,雕刻‘木鳥’裝飾木椅最適合不過。”

他預計該藝術品將在今年年杪完成,屆時將放置坐落於舊關仔角的檳島市政廳(City Hall)供人使用。

動用鐵廠機器雕塑不鏽鋼

陳首銓用來雕樹的工具很多,包括電鋸、斧頭、電鑽、打磨機和雕刻工具等。至於不銹鋼雕塑的工具則與樹雕工具截然不同,每當他製作不銹鋼雕塑時,需到朋友的鐵廠借用機器。

“除了需具備完善的材料和工具,更需要藝術家以豐富的經驗,結合創意的思考,還有熟練的技術,才能創造出巧奪天工的藝術品。”

他說,無論是雕刻樹木或雕塑不銹鋼藝術品,都像畫畫一樣,必須結合構圖、造型、比例和律動等多種元素,才能創作出神入化的藝術品。

“但是,有別於用筆在紙上繪畫,紙和筆都是比較輕便的材料和工具,樹雕面對的挑戰是,樹木是很重的材料。就以《Harapan》為例,它重逾1吨,長15呎,若是單靠人力搬動,真的很困難。因此,我在雕刻它時,得動用起重機和吊機,才能搬動這麼重和長的樹木。”

他披露,與繪畫相比之下,樹雕比繪畫需要耗費更多的體力。

他說,樹雕得經過多個步驟,無論是在砍、鋸、鑽、磨、削等步驟中,都會噴出粉狀的木屑。因此,他在雕刻樹木時得穿保護身體的工作服、戴防護鏡、過濾口罩、安全帽、穿麻布手套和鐵鞋,以免被雕塑過程噴出來的木屑傷害身體,同時也避免口鼻吸入粉狀木屑,危害健康。

“此外,當我到朋友的鐵廠雕塑不銹鋼藝術品時,我在使用鐵廠的機器進行鋸、割和黏的步驟時,同樣也得注意安全。”

以木屑填補雕塑品凹陷處

對陳首銓來說,樹木全身都是寶,即使是已被鋸成小塊裝的木塊,或是粉裝木屑都具有用途。

“小塊裝的木塊可以雕刻成裝飾品,例如我使用木塊雕刻‘木鳥’作裝飾。至於粉狀木屑則可充作修補。例如,我把木屑用來填補藝術品《木魚》出現凹陷的部分,經填補之後,原本有凹陷的部分都被填平。”

他披露,藝術家不應自行到森林砍樹來進行雕刻,以免破壞大自然,反之,應使用因風吹雨打而倒下的樹木來雕刻。因此,他過去完成的兩項樹雕作品,以及今年完成的作品,都是取材自因暴風雨而倒下的樹木。

重視公共藝術品安全性

陳首銓所創作的樹雕藝術品多次被列為公共藝術品。他說,創作公共藝術品的挑戰不只是在進行時得注意自身安全,同時也得顧及公眾的安全。

他以公共藝術品《Harapan》為例說,由於樹木已沒有樹根,因此,他必須用鐵枝製作“人造樹根”,並以大鐵釘穩固,以便它可以挺立在戶外,供公眾欣賞。

“公共藝術品一般是放置在戶外的公共場所。因此,其壽命至少得維持在10年左右。公共藝術品完成後,得定期維修和檢查,確保依然穩固,且不會危害公眾的安全。”

他披露,公共藝術品講究創新,同時也必須具備可以與公眾互動的功能。如此一來,此類作品才能扮演讓藝術走入社群的角色,不再讓公眾覺得藝術深奧難懂。

“公共藝術品除了有美化環境的作用,也能成為區域地標,並成為公眾拍照打卡的好去處。”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