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陶治人生3】不賣金飾玩泥土 一家四口樂陶陶

「陶呆」生活藝術空間由來自檳城的鄺文偉和姐姐鄺碧生、妻子黃曉詩及女兒鄺奕淨聯合創辦。鄺氏一家四口希望通過向民眾教育和推廣陶藝,來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享受生活的藝術。

Advertisement

來自檳城的鄺碧生和鄺文偉姐弟原本是繼承家族事業,經營金飾生意。2018年,當時年屆50歲的鄺文偉萌起轉換職業跑道的想法,經本地陶藝家──天目陶藝創辦人蘇祖綿的鼓勵下,遂和姐姐鄺碧生、妻子黃曉詩及女兒鄺奕淨,聯合創辦了“陶呆”生活藝術空間。

“我們家族四代經營金飾生意,我曾經協助家族生意長達30年。那個時候,我經常得出國談生意,生活奔波勞碌,雖賺了些錢,但我一直都不開心,經常抱怨。去年,我來到50歲知天命之年時,卻萌起轉跑道的念頭。”鄺文偉娓娓道來他從金行轉投藝術懷抱的緣由。

ADVERTISEMENT

過去十多年,他常趁業餘時間到非營利組織當志工,因此認識了天目陶藝創辦人蘇祖綿。

從製陶中瞭解生活意義

“我認識蘇祖綿老師逾10年,他的人生智慧影響我很深。他教陶藝並不注重技術,而是側重在從製陶過程中體語人生,瞭解生活的意義。以前,我一直忙着工作和賺錢,對陶藝一點興趣都沒有,在蘇老師的影響下,兩年前才開始對陶藝產生興趣。”

但是,他並沒有馬上向蘇祖綿習藝,而是鼓勵女兒鄺奕淨向蘇老師學習。

現年21歲的鄺奕淨說,她中學畢業後曾赴吉隆坡修讀平面設計課程,但是5個月後,她決定停課。

“父親與蘇老師相識多年,我也曾上過短期的、由蘇老師指導的陶藝課。兩年前決定停課後,我覺得很彷徨,在父親的鼓勵下,我再次向蘇老師學習陶藝。這不只是因為興趣而已,而是更認真的,想堅持且專注地完成學好陶藝這一件事。”

結束家族生意 

投奔生活藝術

鄺文偉有9名兄弟姐妹,他是老么,對上是姐姐鄺碧生,鄺碧生也曾協助打理家族生意逾30年。

她說:“從前的我對製陶一竅不通,但受么弟和侄女的影響,以及在蘇老師的指導下,我從學習陶藝中體悟到生活的意義。因此,2018年時便和么弟一起作出重大的決定,結束了逾百年歷史的家族生意。”

鄺碧生自認這是很不容易才作出的決定。“以前,我們姐弟倆常因為家族生意而吵架,也常因為金錢問題而起爭執。自從我們聯辦‘陶呆’後,雖然有時還是會因為意見分歧而爭吵,但卻是為了推廣陶藝而吵,不是為了錢。

“我們一家四口辦‘陶呆’,宗旨是與民眾一同享受生活的藝術,而不只是指導陶藝技術而已。”

黃曉詩自嫁入鄺家後,也協助夫家打理生意。但她一向對藝術很感興趣,曾經在13年前利用業餘時間,上了一門由馬來陶藝師指導的陶藝基礎課。

“但自此以後,就一直沒有時間再學陶藝。直到去年與先生、女兒和姑姑聯辦‘陶呆’後,陶藝才再次走進我的生活。”

越玩越有自信

製陶培養專注力

鄺文偉說,自女兒向蘇祖綿老師習藝後,他也經常陪伴女兒往返於檳城和吉隆坡兩地。“蘇老師見我們很用心地學陶藝,於是鼓勵我們在檳城開課並推廣。但是,當時我沒有信心。”

2018年2月,機緣來了,他的朋友原本打算把位處檳城新港(Sungai Ara)山中的木屋打造成陶藝工作室,卻苦於沒人協助打理而打消念頭。後來獲知鄺家有意設立陶藝工作室,雙方一拍即合,“陶呆”生活藝術空間就此成立。

“初時,女兒無法應付大班的陶藝課,於是‘陶呆’的第一堂陶藝課,是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當時女兒是前往學生的家裡授課,再慢慢的建立起自信。”鄺文偉說。

初創“陶呆”時,他就接到一名朋友的要求,請他製作一個陶碗。“彼時我離開熟悉的金飾行業,剛創立‘陶呆’,對自己的陶藝實在沒有信心。我用了兩個星期,突破內心障礙後,才完成這一個陶碗。”

他說,以前他常因為工作壓力而容易感到焦慮和擔憂,自我防禦心理很強,缺乏安全感。自從學習陶藝後,心態改變不少,較能夠放開胸懷結交朋友。經過一年多的鍛煉,他對自己的陶藝也具有信心了。

“陶呆”之名是由鄺奕淨所取,她解釋:“‘陶’字顧名思義是指‘陶藝’。‘呆’一字意旨‘發呆”,這表示人們無須想太多,只要呆呆地製作陶藝就好。”

黃曉詩則認為“呆”字有專注的意思。只要有足夠的專注力,才能完成製作陶器這件事。

教育作出發點

大人小孩一起玩

鄺文偉說,蘇祖綿老師鼓勵“陶呆”以教育為出發點,如此才能將陶藝融入生活,製陶人也能從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

鄺碧生發現,推廣陶藝與做生意有很大的差別,以前,做生意是為了業績和盈利,如今設立“陶呆”,則是以讓民眾認識陶藝為重點。因此,他們指導的學生年齡範圍很廣,從3歲的小朋友至86歲的樂齡人士都有。

“有家長和孩子一起學陶藝,也有企業和工廠員工組團來學習的。此外,在老師黃順國的鼓勵下,我也曾回到大山腳的母校日新獨中指導中學生陶藝。”

她說,陶藝是手工藝術,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人們在製作陶器時的心情都不一樣。例如,同一個人製作了20件陶器,但每一件都有它的個性,沒有一模一樣的。

家長莫催促

讓孩子享受過程

鄺文偉從推廣陶藝的經驗中,發現有些家長帶孩子來上課時,會一直催促孩子趕快完成作品,孩子也因精神緊張而身體僵硬,無法放鬆心情地享受製陶過程,令他頓覺可惜!

“此外,也有人帶着年老的父母來學陶藝時,會不停地在父母耳邊說‘你還有用’……雖然本是好意要鼓勵父母,但也可能弄巧成拙,令老人家覺得自己沒有用,無法製好陶器。我鼓勵為人子女者,與其用嘴巴說,不如與父母一起動手製陶,如此更能讓父母感受到子女的關愛。

“我也指導過殘障人士,當時的我很緊張,擔心無法勝任。但後來我發現是過慮了,即便他們的身體有些缺陷,但是也很享受用雙手製陶的過程。種種經驗也讓我領悟,學習陶藝的過程比結果更可貴。”

上課方式太拘謹

影響學習心情

鄺文偉說,要精進陶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並非所有人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到拉坯捏製坯體的技巧。

“我在指導小朋友時,有者可能試了多次都無法捏製出比較像樣的坯體。為免他們心生挫敗感而放棄,我會嘗試幫忙捏出坯體,為小朋友留下製陶的美好回憶,並鼓勵他們再回來學陶藝。

“但也有些小朋友是抱着來‘玩’的心態上陶藝課,若是上課方式太拘謹,恐怕會影響學習心情。於是,我會先讓他們放鬆心情‘玩’陶,再引導他們捏出比較像樣的坯體。”

冀與組織合作

助癌患抒解痛楚

鄺碧生說,雖然現代人的生活比舊時更富足,但很多人卻缺乏品質生活。“陶呆”希望透過陶藝推廣,協助人們提升生活品質。

“學習陶藝對男女老少都有益處。因此,‘陶呆’設有體驗課、初級班、專題班和創意班,讓各階段人士都能參與。”

她說,小朋友學陶藝可訓練專注力,而成人則可抒解壓力,至於家庭主婦和退休人士則可從中找到人生目標,培養有益身心的興趣。

“此外,病患也可以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我曾接觸過一名約40歲的癌症患者。她在患癌後辭去工作,來到這裡學習陶藝。雖然沒有美學底子,但是很用心學習,日久有功也學有所成。”

鄺碧生說,“陶呆”計劃明年與非政府組織合作,通過指導癌症患者學習陶藝,協助患者抒解壓力和減輕身體的病痛。此外,他們也計劃明年舉辦陶藝營,讓9歲至13歲的小朋友參與,還有計劃到吉打州的吉華獨中開辦陶藝課。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