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北馬國內地方副刊

【阿依淡區華小的跌宕起伏:第1篇】當年缺學校 如今缺學生 阿依淡8華小半世紀3起伏

報導:林真珠

(檳城16日訊)檳城阿依淡人口稠密,區內的8間華小在半個世紀前也因為早期的城市化發展而從中得益,喬治市人口外移到阿依淡,使到該區內的華小搭上發展列車,一些甚至數度擴建成為大型學校。奈何,社會及家庭結構形態的變遷,也衝擊了區內華小的發展,一些華小目前甚至也面對學生來源的問題。

Advertisement

縱觀阿依淡鄉城發展演變,它促成區內華小3大階段性重要的發展及改變。

阿依淡鄉城發展演變,促成區內華小3大階段性重要的發展及改變。(檔案照)

舊時阿依淡最熱鬧的地方就是街場巴剎一帶。

ADVERTISEMENT

第一階段可從戰前先賢艱辛創校辦學說起,華裔先賢南來後,雖然日子過得困苦,但卻不忘為後裔子弟教育著想,也就在那樣的環境下艱辛辦起了私塾。當時的私塾多“寄人籬下”,借用廟宇戲台空地或租借店屋來充作課室,慢慢的創立起學校,讓阿依淡華裔子弟有機會上學讀書。

早期設立在阿依淡的學校,除了公民學校,還包括戰前設在該區的麗澤學校、早前在壟尾開辦的僑南學校、小留村學校、天德園有平民學校、還有海客園的毓南學校。

 

但隨著發展,後來一些學校遷離了阿依淡往它處發展,有者則規模小,兩校合併成一校繼續在阿依淡至今,後期也有幾間學校搬來阿依淡辦學等,才形成現今阿依淡的8間華小,即公民三校、僑南小學、中華A、B校、新江小學及商務小學。

從私塾到創立學校,經過了購置校地、建設校園艱辛起頭的過程後,鄉區孩童陸續有機會上學,並在學生日益增多下,約50、60年代起這些學校陸續擴建或增建完善校舍,有者則再購買校地建分校。

光大天德園發展 80年代學生大增

80年代正值光大發展及天德園的開發,也讓阿依淡的華小進入了第二階段發展史,與光大同時期發展的天德園,在當時大事開發,闢建了發林、壟尾,由於當地屋業蓬勃發展,建立了許多高樓、排屋,把市區大批人口引入了阿依淡,這也使到阿依淡區內華小學生人數再次高升,較大型的幾乎都是超過千人就讀,也因此當地學校再次擴建或增建,以滿足不斷增加的學生人數。

2000年之後發展列車慢慢開往西南區,阿依淡華小史來到第三階段的發展。經過這20年的演變,西南區工業、屋業蓬勃發展,成了不少新生代年輕人生活的中心點,阿依淡不少人口也往上“移”,搬往西南區居住,在人口慢慢往外流下,再加上現今家庭模式改變,每個家庭孩子都一兩個,促成阿依淡區內華小學生人數都有所下降、新生人數減少的局面,目前8間學校的學生總數只有4千餘人。

莊耿康:二戰前華裔先賢就在阿依淡區辦私塾與學校。

從戰前私塾創立正規校

居住在阿依淡超過70年的老居民,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拿督莊耿康(82歲)說,阿依淡是環繞黑水河形成的聚落,不僅是人們營生所在,也孕育出富有人文關懷的教育和宗教活動,區內可說是學校、寺廟和道觀林立。

他指出,華裔先賢都注重後代教育,大戰前阿依淡已有私塾與學校,在各種因赤的影響與變遷下,使阿依淡區擁有了8所華小。

“舊時阿依淡以廣東及汀洲、客家人居多,他們出錢合力為後裔子弟教育辦私塾,並借用街場的大伯公戲台上課,這私塾就是公民學校的前身。”

他說,現位於五條路的麗澤學校,戰前也設在阿依淡,舊時在阿依淡區建設的學校還包括泰國勿洞華人在壟尾區開辦的僑南學校、天德園有平民學校、壟尾有小留村學校、還有海客園的毓南學校。

“隨著發展及各因素下,麗澤搬去了市區,僑南遷往天德園後與平民學校結合,也是現在所看到的僑南校舍是由一間較大及一間較小的建築結合組成,還保留平民學校的名字,而小留村及毓南學校則沒了。”

他說,後來公民學校因報讀人數逐漸增多而有第一及第二分校和總校、後來再有了新江小學、中華A、B校及商務小學,使阿依淡成了擁有最多華小的區域。

目前為公民三校信理會主席的莊耿康接受《光明日報》的專訪時指出,阿依淡過去幾十年的鄉城發展演變,促成區內華小出現3個階段的轉變。

“第一階段是戰前私塾,後有人創立正規的學校,此時阿依淡的華裔子弟都有機會上學讀書,第二階段是後來一些學校因為人數太多而設立分校及擴建成更完善的校舍。”

他說,80年代起區內的華小晉入第二階段發展,當時天德園一帶蓬勃發展人口劇增,而喬治市的商業化發展及屋租統制法令被廢除導致許多人口流到阿依淡區。

“天德園、發林及壟尾屋業的蓬勃發展正好應合到市區外流入口的屋業需求,本區人口也因此不斷增加,此時報讀阿依淡區華小的學生人數日益增加,一些學校因此而必須擴建或建設分校、有的則提升軟硬體設施。”

歷經時代演變,莊耿康見證阿依淡的轉變,亞答屋或鋅板屋已不復存在

發展列車開往西南區

“發展列車近幾年已開往西南區,大小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建設也制造了許多的工作機會,許多房屋發展商都把眼光投在西南區。”

他指出,當年遷進阿依淡區的市民都有了下一代,大部份新生代都配合工作而在西南區買房使本區人口外流,就讀華小的學生人數也相應逐年減少,這是第三階段的演變過程。”

他指出,近年除了商務及公民二校等的學生人數較多外,區多數學校的學生人數都有下降趨勢,就如60年代的公民總校學生人數超過千人,但現今只有275人,而目前8間學校的總學生人數也只有4000餘人。

他說,人口遷移使區內多校的學生人數下跌,而現代家庭生育率下跌則是另一個原因。80年代每個家庭可能會有5、6名孩子,現今則有1到2名孩子。

“一些家庭的兒女在長大後就搬離了阿依淡,他們的孩子就沒在這里讀小學,而目前也開辦了不少國際學校,有者則選擇送孩子到國際學校讀書。”

老家在天德園外園的杜忠全,見證了區內的發展與演變。

新江小學學生減

天德園是檳城寫作人杜忠全生長的地方,其祖輩在二戰前已從丹絨道光搬到此區,一家好幾代人一住就是數十年,直到發展列車開到天德園,90年代老家因發展關係不再適合居住下,於1995年才住進發林區的公寓。

他說,天德園分內、外園,這得從僑南學校旁的弄浪河流說起,這條穿越天德園的河流將一個大園坵分成了兩部份,即從新江小學到河流之前的地段是外園,過了河流就是內園即今日的發林。

他指出,內園住的多為潮州人,以務農為主,外園住著各籍貫人士,從事各種行業,其老家設在外園。

“老家是典型的華人甘榜板屋,屋子很大,周圍還有大片空地,種了各種果樹,四週則是椰林。”

“二戰時還屬於郊區的天德園沒被轟炸,祖母住在坡底(喬市市)的堂哥一家更曾跑來避難,把我們老家大廳闢出4間房,為此老家屋型較長,還有廚房及中廳的2間房。

“70年代時光大還末發展,當時發展列車已開進了天德園,我就讀三年級,屋前籬笆因讓路發展而被拆除,當年的搬遷事件也發生了轟動一時的村民被槍射一事。”

他指出,聽大人們說過,老家一年交一次地租予地主,但地主決定發展後的2、3年就不再收地稅,讓村民住到開發搬遷為止。

“當年是內園先搬遷、開發,約80年代期間發林辦公室旁就建起了組屋,後面則建了排屋,我在90年代初駕著摩多到該處教補習時,那兒的屋業已大事發展,發展列車也慢慢移到外園,老家前後方因開發不再適合居住,家人在當局還未要求搬遷下就先搬離了。”

住在天德園外園的杜忠全,老家原址在陽光霸級市場附近,小時就讀離家不遠的新江小學。

他說,他在70年代末入讀新江小學,當年學校每年級各開2班,每班約50人,因此一個年級約90餘人,全校學生人數500多人。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及演變,新江小學的學生有所減少,目前全校學生人數約400多人。

“我們6兄弟姐妹都是新江學生,但之後就沒有小輩入讀新江,因為長大後我們都搬離了天德園,一些在外坡工作生活,雖我姐還住這一帶,但她孩子選讀離家較近的僑南小學。”

明日預告:

90年代天德園屋業發展蓬勃,當時的新江小學單單1個年級就可以開5班,全校學生人數一度高達1000人。 時過境遷,新江小學學生人數逐年下降8至10%,讓該校三大機構憂心忡忡,希望能找到止血的方案。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