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醫者暢談.雙耳之間】雙耳之間的口罩

多年前,當良醫記者聯絡我寫這個專欄時,我決定以雙耳之間作為這個專欄的名稱。當時的心意是覺得行醫除了是用雙耳之間的頭腦,更是要用雙耳之間的心。記錄這行醫生涯的專欄,也是一樣的要用腦與心。這個專欄的典故就是如此簡單!轉眼間已經在這專欄耕耘了10多年。

Advertisement

今年正巧遇到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時期。新冠疫情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改變,其中一個就是戴口罩。那天在醫院的長長走廊戴着口罩邊走邊想,口罩也是掛在雙耳之間,就如我的心臟與頭腦一樣!

想着想着不禁感慨萬千,疫情改變了我們戴口罩,但戴口罩又改變了我們什麼?口罩是防禦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疫情剛爆發的初期,很多人還是懷疑戴口罩的防疫功能,於是在罩與不罩之間起了很多的矛盾與糾結。

ADVERTISEMENT

但是,後來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顯示,戴口罩的確可有效的降低病毒感染的風險。所以西方國家與世界衛生組織紛紛改變立場,向東看齊,鼓勵人們戴口罩。戴口罩於是成了新冠疫情的一個常態!

要學習以眼睛微笑

常戴口罩固然可以“隔離”病毒,但也間接的隔離了人與人之間的自然接觸。在疫情之前,戴口罩在手術室內動手術是醫生與醫護人員的常習及標準程序,但從早到晚一直戴着口罩與病人接觸,卻是疫情以來的新常態,戴上口罩後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隔閡變大了。

醫生與病人有時候會聽不清楚對方的談話,造成一些誤解,尤其是那些本來在講話方面就有障礙的病人(如中風後遺症或一些臉部肌肉衰竭的症狀)。戴上口罩後,更加難於表達自己,當要克服溝通上的困難問題時,我有時候必須提高音量與病人交談,講話的速度也必須放慢。

如此的談話很不自然,戴上口罩也造成彼此看不到對方的臉部表情,少去了一份親切的互動溝通。與其是看不到對方臉上的笑容,不能有效的表達善意。當然有些人的雙眼能發出微笑的眼波,可以一剎那間融化別人的心。

有些病人也向我投訴說大家都戴上口罩看不清楚彼此,有時認不出對方,有時還會認錯人呢!我也認同他們的說法,有時在走廊上看到有人戴着口罩迎面走來卻不知道誰是誰,所以也不敢主動去與對方打招呼。

有時候認錯人了也只能躲在口罩後偷偷的苦笑,這些都是戴口罩帶來的困擾。希望疫情能快點結束,希望病毒能從人世間消失,讓我們能瀟灑的脫下口罩,向彼此重新展現燦爛的笑容。

 (光明日報/醫生專欄‧作者:吳榮良)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