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醫者暢談.彩繪仁心】醫生難為

第三章:兩難的行醫情況

透過這些文字,希望能讓更多人瞭解何謂重症加護醫療,   以減少彼此之間的認知差異,強化並改善醫患關係。

Advertisement

2020年由於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的關係,我國的醫療院所不管是公立或私立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上一章裡,我們談到了異軍突起的遠程醫學(telemedicine)被用於看診,當中也提及了這種看診方式的便捷性與局限性。

雖然筆者個人觀點認為,在都市裡採取醫生病患面對面就診方式最好,但是在這非常時期還是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狀況,以下即為一個明顯的例子。

行動管制令期間的某日上午,自己正打算離開診間用餐之際,門診小姐突然告知有一位 walk-in(無預約)新病人求診,同時提及患者似乎有呼吸道問題,曾經兩次在外面診所求醫但都被要求轉到大醫院看診。

怎麼辦?這種病患可不可以看?應不應該看?因為在當前情況下萬一患者得到的是新冠病毒,自己、家人甚至是醫院同仁們都有可能需要被隔離,若不幸被傳染則可能小命不保,最不幸的是可能還會被人說成“幹嘛為了賺這點錢冒這麼高的風險,而且醫療保險還不一定會賠償”。

ADVERTISEMENT

可是呢,如果不去看這位病人,則如果他患的不是新冠病毒而是其它可被治癒的疾病,那他的病情則有可能會被延誤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所以說,在這種情形下決定是否要看這位病人,還真是極端考驗醫生的智慧。

在經過了一番思考後,自己決定按照衛生部所規定的標準作業流程,穿着隔離衣、戴上護目鏡、手套等並與病患約好在急診的隔離室單獨面對面會診,自己認為這應該是目前最好的辦法。萬一病患不幸得到的是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至少自己與醫護人員都事先作了相關應對措施,不至於擔心需要被隔離。

怕被感染不敢去大醫院

在做了所有的準備後,自己進入了急診的隔離室見到了病患,開始了問診。“這位安娣,請問您這次來有什麼呼吸道方面的問題?”我問道。

“是這樣子的,我向來都有氣管不好的問題。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得過肺結核,治好後肺就變的很虛弱,很容易感冒,特別是受寒或嗅到刺鼻味道的時候。”

“前兩天我有淋到一點雨,之後就出現了一些咳嗽,喉嚨痛,身體還好像有點發熱,於是我女兒就叫我趕快去看醫生,沒想到我去了兩家診所結果他們都叫我直接去大醫院,還說什麼現在是非常時期,他們沒有足夠防護設備來處理這種疾病。”她說。

“唔,聽起來也不能怪那些診所醫生,畢竟他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那安娣為什麼不去大醫院看呢?”我有點好奇地問。

“我現在想到去大醫院看病就會感到害怕,因為那裡什麼人都有,又要排隊等很久。前些日子我還聽到說有醫護人員被感染,搞到我更加害怕去大醫院,後來想想還是來這裡看黃醫生您比較安全。 ”她有點不好意思的說。

對於這個案例,雖然看起來像舊病復發,但為了安全起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自己在會診後還是給她做了一系列的檢查,結果証實她得的是右側肺炎,須住院治療。治療前期自己天天穿得像太空人般的去巡房,雖然整體過程手續非常繁瑣,但為了自身安全也只好如此。

還好沒多久病患的新冠肺炎PCR-RT測試報告回來呈現陰性,她的痰液培養還長出了大葉性肺炎球菌,對治療的抗生素有效,至此大家終算是放下心頭大石,証實病患得到的是社區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簡言之,在疫情肆虐期間看病是充滿挑戰的,或許保持着一顆平常心來看待,才能讓醫病關係保有正面的發展,醫生們也不致因這次疫情而感到挫折。

(光明日報/醫生專欄‧作者:黃學謙)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