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醫者暢談.彩繪仁心】疫情總動員:加護病房(1)

透過這些文字,希望能讓更多人瞭解何謂重症加護醫療,   以減少彼此之間的認知差異,強化並改善醫患關係。

望着5月27日我國新確診人數7857這個數字,心想:如果這群人當中算最低5%須進入加護病房,意味着說光是今天醫院就要騰出393張加護病床,如此下去的話,加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否會出現滿載的一天?

Advertisement

這答案沒人知道,但若是有這一天的話,意味着將是人間煉獄之時,要避免出現這一天,人人都必須嚴格遵守行動管制令及早日接種疫苗,則我國才有望戰勝疫情。

承受更大壓力

查閱最近我國衛生總監丹斯里諾希山的匯報,除了確診人數以及死亡人數節節上升,還有一項數據也是觸目驚心的,那就是目前在加護病房搶救的人數以及使用呼吸器的人數,截至5月20日止因患新冠重症而住在加護病房的患者已超過500人,當中用上呼吸器的患者也超過300人以上。

再來了解一下我國加護病房的一些數據,根據報導全國多個州屬如雪州、吉隆坡、檳城、砂拉越、吉打和霹靂的新冠加護病房的床位使用率已經超過80%,一些醫院的加護病房使用率甚至已達到了100%,根據衛生總監諾希山在5月17日透露的數據,全國共有78間政府醫院和教學醫院,共有1388張加護病床,當中有850張是預留給冠病重症患者的。

ADVERTISEMENT

加護病房與普通病房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首先就是加護病房有各種重要及複雜的儀器設備,第二就是負責操作這些儀器設備的醫護人員。

以一張最基本的加護病床為例,它必須有生理監視器(24小時監測患者的生命跡象)、呼吸器(從人工氣道置入協助患者呼吸以改善血中氧氣濃度)、點滴注射泵(精準監控藥物注射的劑量和速度)、灌食泵(控制灌食速度)、顱內壓監護儀(測量顱內壓)及各式各樣的引流管等。

至於在人手方面,我國的加護病房醫護人員包括了重症醫學科(intensivist)醫生、麻醉師(anesthetist)以及常年累月在加護病房的護士(或護理師),他們就是撐起加護病房的主角,醫護人員中由於重症醫學科醫生是醫科中的“稀有品種”,因此很多時候在一些較為偏遠的醫院,加護病房還是由麻醉師來主導的。

精英中的精英

我們可以用“拆彈專家”來形容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並不為過,這些人不僅要懂得操作上述複雜的儀器,還要能根據儀器的數據而作出適當的反應。

舉個例子,深夜裡一個細微的儀器聲響改變都可能代表着患者的生命跡象出現了變化,而各種儀器的數據與聲音的改變都有其不同的意義,醫護人員必須精準如拆彈般去執行每一次的搶救工作,換言之在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不僅是精英中的精英,更要能承受許多突如其來的壓力,而這一切都需要用時間及許多經歷才能磨練出來的。

一般上那些送入加護病房的患者通常是器官衰竭、昏迷不醒、呼吸困難、極度缺氧、嚴重感染必須插管(intubate)或是嚴重車禍的傷者等,這些患者生命指數在當時已經非常低,而加護病房就成了搶救他們生命的最後把關者。而隨着冠病疫情節節上升,第四與第五級的重症患者,就變成了加護病房醫護人員的責任。

(光明日報/醫生專欄‧作者:黃學謙)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