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醫者暢談.彩繪仁心】新冠病毒(三) 臨床表徵(2)

由於此病毒是新出現的變種,所以目前的臨床研究資料乃是初步性的。大多數患者的表現以下呼吸道症狀為主,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四肢乏力、乾咳等症狀,其它還包含了鼻塞、流鼻涕、頭痛、咽痛、咳血、咳痰或腹瀉等。

Advertisement

另有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燒、輕度乏力,無肺炎表現甚至還有一部分患者無任何臨床表現。對於嚴重患者多會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膿毒症休克、急性腎衰竭、酸性中毒、急性心肌損傷和凝血功能障礙等。

由於COVID-19病情與同時流行的流感病情在臨床上難以分辨,所以詢問患者的旅遊史、接觸史加上臨床症狀才能列為可疑病例通報,可最終還是需要接受核酸檢測(RT-PCR)方能確診。

ADVERTISEMENT

COVID-19臨床表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COVID-19病毒感染的臨床表徵可被分為:

一)無症狀患者:無任何臨床表現但核酸檢測為陽性,在某些情況下具傳染能力。

二)臨床診斷患者:患者核酸檢測為陰性,但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且有流行病學史和(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淋巴球細胞計數減少情況。

三)輕型:患者臨床症狀輕微,影像學未見肺炎表現。

四)普通型:患者俱有發燒、呼吸道等症狀,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

五)重型:患者俱呼吸窘迫症狀(RR≥30 次/分);和(或)靜息狀態下,氧氣飽和度≤93%;和(或)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高海拔地區須進行校正);肺部影像學顯示24至48小時內出現病灶明顯進展>50%者則應按重症管理。

六)危重病人:出現呼吸衰竭和(或)進入休克狀態;和(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要ICU監護治療。

COVID-19預防措施

正如任何的傳染病,預防仍然是遠勝於治療的,以下為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戴口罩:在進入人潮多處(如共處一室或同一輛車子裡)時應戴上口罩。如果某人因某些原因無法呼吸而不能戴口罩時,那麼其它人應避免與他共處一室。

二)遮擋咳嗽與噴嚏: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掩口鼻,然後扔到有塑料袋的垃圾桶中,再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若無肥皂和水則可用含至少60%酒精的消毒液進行手部消毒,將消毒液搓揉直到手乾爽。

三)洗手:經常用肥皂和水清洗雙手至少20秒。若無肥皂和水則可用含至少60%酒精的消毒液進行消毒,先將消毒液塗滿全手再搓揉直到手乾爽,同時避免用未清洗過的手觸碰眼睛、鼻子和嘴巴。

四)避免共用個人物品:不與家裡其他人共用餐具、毛巾、床上用品或其他物品。一旦發現有共用狀況則應用肥皂和水對其進行徹底清洗。

五)監測自身症狀:每個人應隨時掌握自身狀況,若有不適情形例如發燒或呼吸氣促請馬上就醫,在作預約就診之前需告知醫務人員自己可能感染了COVID-19,進入診所或醫院前戴上口罩,這將有助於醫務人員採取防範措施避免受到感染。

 

(光明日報/醫生專欄‧作者:黃學謙)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