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醫生訪醫生】糖尿肥胖惡性循環 3種手術破魔咒

(香港訊)糖尿病人減肥,為何總是比一般人困難?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科醫生鄭嘉怡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確較難減肥。臨床最常見,糖尿病患者於首4至6個月內減掉4%至10%體重,之後停滯不前。

Advertisement

“很多人誤會是病人不夠勤力或不夠堅持,沒有做運動或不按餐單飲食。事實上,糖尿病人的體重不能繼續下降,是基於病理原因。當糖尿病控制欠佳時,血糖水平上升,糖分積聚體內,慢慢出現胰島素抵抗,病人打胰島素針補充,而胰島素又會致肥,造成惡性循環,體重難以下降。”

體重指標超23屬肥胖

ADVERTISEMENT

“另外,若病人長時間維持過重狀態,當嘗試減肥時,腦內的下視丘會令飢餓素(Ghrelin)及瘦蛋白(Leptin)兩種荷爾蒙失去平衡,減少飽肚感,變相想吃更多去維持原本的體重。加上糖尿病人有不少共病,例如關節炎、心臟病,因此不能像普通人般劇烈運動。糖尿病患者可能還有肥胖的問題,導致他們有睡眠窒息症,未必有精力定時運動。”

他說,藥物對糖尿病人的體重亦大有影響。部分傳統糖尿藥物可能增加病人體重,例如胰島素;而一些降血糖藥物,服後有可能導致血糖低,甚至危及生命;於是為了預防血糖低,很多病人會預先吃多一點,體重自然更難控制。

他解釋,想知一個人是否過重或肥胖,就要計算體重指標(BMI)。BMI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二次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標,亞洲人的體重指標超過23已屬超重;超過25就屬於肥胖。我們說的不單是皮下脂肪,其實內臟脂肪更值得關注。內臟脂肪過多,容易引起很多身體毛病。”

他說,在香港,肥胖問題絕對不容忽視。衛生署2017年公布的人口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間,年齡介乎15至84歲人士中,約五成屬超重或肥胖;患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其中一種或以上的比率為59.2%,肥胖及體重過重問題已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流行病。

“在我的行醫經驗中,上一代人約50多歲才出現血壓高、糖尿病、心臟病等,但近年問題趨向年輕化,有30多歲病人患有以上病症,這一切其實與肥胖息息相關。”

“除了血壓高、糖尿病、膽固醇高,肥胖還可影響血管,導致心臟病、中風;此外亦會加重關節負擔,容易腰痠背痛,膝關節亦會提早退化。肥胖亦會影響腸胃,容易有膽石、“小腸氣”,甚至影響睡眠,誘發睡眠窒息症。”

BMI超過30 需手術控制病情

減重手術用於治療肥胖,對醫治糖尿病有很大的作用,外科醫生陳敬安指出,一般人對減重手術的理解是醫治病態肥胖。直到5、6年前,有研究指出,對於患有嚴重的二型糖尿病及病態肥胖的患者,當節食、運動及藥物等方法都無法減重及控制糖尿,可考慮減重手術。

他解釋,根據2016年美國糖尿病協會有關醫治二型糖尿病的手術指引中,嚴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BMI達到30至39.9之間,已適合接受減重手術來控制病情,而亞洲人由於肌肉量較少,腹部脂肪較多,所以適合接受手術的體重指標較低,介乎27.5至32.4之間。

“減重手術能減少二型糖尿病患者抗胰島素的情況,亦能增加腸促胰島素的分泌。腸促胰島素有助減少胃口及胰臟的負荷,改善腸胃吸收,在血糖控制方面大有幫助。手術後,病人的體重減輕,身體上的脂肪含量減少。由脂肪所產生的炎症、對胰島素藥物的需求都會相應減少。”

胥視狀況選手術

陳敬安表示,健康的胃部會排出飢餓荷爾蒙(hunger hormone),提醒人進食。但做了縮胃或胃繞道手術後,由於胃底部分已經切除,飢餓荷爾蒙分泌減少。放置胃水球某程度上亦可減少荷爾蒙分泌,但效果不及切除胃部,而且水球不可存放在胃內超過半年,減重效果有限。

“除了胃水球,外國還有一種較新的胃氣球,暫時未引入香港。原理與胃水球差不多,都是降低胃容量令病人減少進食量,但由於會受氣壓等因素影響,現階段相對不及胃水球穩定。”

他說,選擇哪一種手術,其實有許多考慮因素。首先要了解病人除了病態肥胖,還有否患上二型糖尿病,以及其他共病,包括睡眠窒息症,以及嚴重心臟、血糖或關節問題等。此外亦要考慮患者性別,有沒有家庭計劃,例如有沒有懷孕的打算。還要考慮病人適合一種或兩種手術,視乎病人的BMI及病況。

“以糖尿病人來說,大多一種手術便可以。但若病人的BMI達40以上,一種手術效果未必達標,可能需要兩種手術。最後,當然要視乎病人個人選擇。”

節食 運動 服藥

三管齊下無效才手術

縮胃或胃繞道手術,要把部分胃部切除,是重大決定。陳敬安表示,一般情況下,病人有病態肥胖,醫生不會立刻建議施手術。病人應嘗試透過節食、運動和藥物等治療,接受半年治療仍未能改善病情,排除所有不能做手術的原因,醫生才會考慮手術方案。

“縮胃及胃繞道,手術風險約1%,包括流血、肚脹、腸蠕動緩慢、嘔吐、傷口感染等問題。手術後,病人的營養吸收受影響,鐵質、鈣質、維他命等的流失,兩種手術都一定會發生。因此,手術後病人需要醫生及營養師的跟進及諮詢,以及長期服用營養補充劑。其他風險包括手術出現的嚴重併發症,例如接駁引致的滲漏,風險約3%。”

BMI約27.5宜放水球

“胃水球治療的風險較低,唯一風險是水球破損,基本上二三千個才會有一個出問題。現在水球質素好了,部分甚至不用內窺鏡擺放。我通常會建議BMI約27.5的患者使用胃水球。”

陳敬安指出,若BMI達30以上,單靠胃水球減肥會很困難。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病人的BMI超50,身體未必能承受縮胃或胃繞道手術,醫生便會先用胃水球減掉病人部分體重,再做縮胃或胃繞道,從而減低病人面對的手術風險。

“要留意的是,部分人士並不適合上述減重手術,包括有酗酒習慣的病人、嚴重精神病患者、孕婦,以及尚在治療中的癌症病人等。”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