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醫生訪醫生】上幼兒園診斷最佳 孩子過度活躍求醫跟進

(香港訊)懷疑小朋友有學習問題,是否需要看醫生?兒科醫生楊穎欣指出,新一代的小朋友十分忙碌,年紀小小就要學習各種知識,課程內容艱深,小朋友之間的學習進度較易出現落差。當進度不理想,家長便會懷疑子女有學習問題。

Advertisement

“學習困難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視力或聽力問題,也可以是廣泛性的智力問題,如智力過低或資優學童無心上課,或是讀寫障礙、集中力欠佳、過度活躍等問題,甚至是行為或性格問題,最後還有是父母對小朋友的過度期望。”

何時才可分辨ADHD?她說,大概要等到小朋友讀幼兒園,才較易分辨是否ADHD。因為幼兒園開始接觸讀書和寫字,較易反映情況,例如教師發出一個指令,小朋友卻聽漏部分內容無法完成,又或答題時心不在焉,不知翻到第幾頁書。

ADVERTISEMENT

“至於3歲前的小朋友,通常坐不定又難專心,較難判斷,除非教師發覺情況異常,如性格行為較衝動。很多時可以透過教師了解,看看小朋友上課是否特別不留心,或行為和情緒十分衝動。如是,建議及早接受評估。”

藥物治療 家長怕上癮

她解釋,治療可分為認知行為訓練及藥物治療。藥物治療首選利他能(Ritalin)。整體而言,6歲後可考慮藥物醫治,4至6歲用藥治療的效果較差,所以主要是做認知行為治療。

她續稱,ADHD與前額葉功能發揮不佳有關,藥物可以改善小朋友的行為和情緒,情況就像小朋友踏上一架沒有煞車掣的腳車,藥物有助他們的大腦重新裝上煞車系統。利他能是與安非他命相類似的興奮劑,家長最擔心是導致子女上癮,但只要跟足指引服用,一般不會上癮。

“另一常見副作用是令胃口變差,家長有可能要配合周末休假、小朋友不須用藥時,讓孩子多吃一點,或多煮一些他們喜愛的食物去補充營養吸收。”

自行填寫問卷 

需依足指示

他說,磁力共振研究顯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其中一種成因與前額葉的執行及自我管控能力有關。ADHD分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兩部分。有些小朋友只是專注力不足,沒有過度活躍;有些則相反。

“現時成因仍然不明,部分與遺傳有關,例如父母有,小朋友便有,亦有不少兄弟姊妹都有這方面的問題。”

家庭醫生鄭志文補充,網上資訊發達,部分家長懷疑子女有學習問題時,會自行上網找資料,填寫一些問卷。這樣做有好有壞,好處是家長察覺問題所在,而這些問卷是根據診斷準則去建立,所以有一定幫助。

“不過要留意,這些問卷設計十分細緻,填寫時要小心細讀及跟足指示,醫生也要經過學習及訓練,才能有效使用這些工具,而評估過程需要臨床判斷,因為很多情況可以導致學習困難,因此要確診子女的表現是否正常,最好還是求醫跟進。”

睡眠不足或視聽覺問題 

學習困難原因多

影響小朋友學習的原因眾多,未必一定是ADHD,有時可能是視力或聽覺出問題,或只是因為睡眠不足,導致無精神專注學習;但亦可能是患有腦癇症。

兒科醫生楊穎欣指出,小朋友難入眠,有3歲小朋友晚上11、12點才上床睡覺,翌日早起上課時無精神,難以吸收新知識。小朋友測驗考試成績欠佳,家長應先檢查小朋友睡眠情況,例如作息時間,或有否受鼻敏感、睡眠窒息症等影響睡眠質素,如有懷疑宜及早求醫。

家庭醫生鄭志文亦稱,有些小朋友做功課比較慢,但又要完成才能上床睡覺,“夜睡給家長罵,翌日又沒精神,令學習又再差一點,再加上一大堆功課,結果又要夜眠,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家長必須正視及改善兒童睡眠不足的情況。

學習出錯 勿一味責罵

另外,小朋友經常失神發呆,父母誤以為是專注力不足,但可能是失神性腦癇症的症狀。楊穎欣說,患有腦癇症的小朋友,無論是做喜歡或不喜歡的事情,都有可能發呆失神情況,“就算吃雪糕、走街途中,突然好像定格一樣,有時更可能在睡覺時抽筋。”

“小童失神性腦癇症,失神情況每次維持數秒,一般不會引起危險,多數在青少年時期會好轉。若一日失神幾十次,對學習的影響就可以很大,雖然病情會隨成長改善,但若失神次數多也需要藥物幫助,以免妨礙學習。”

鄭志文提醒家長,小朋友做功課或學習出問題時,不要一直責罵孩子,例如有時在診症室也會見到家長斥責小朋友亂寫字,但其實可能跟小朋友學習困難有關,應該與醫生談一談。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