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鄉情疫線牽1.潮州編】冀年輕化潮劇觀眾 吳慧玲轉戰線上

如今對自己的籍貫有所了解,又說得一口流利方言的本地年輕人越來越少,使得在國內從事鄉音傳承的工作很不容易。

目前在實體戲班無法演出的情況下,檳城潮藝館的館長吳慧玲將潮州戲曲轉向線上演出,以期潮州民間文化能藉由科技與年輕人連線,將傳統戲曲扭轉成最「潮」曲子吸引年輕族群。

Advertisement

即便因疫情而無法實體演出潮劇,吳慧玲沒有忘記傳承潮州文化藝術的初衷,通過線上指導潮劇臉譜化妝技術。

坐落在檳城打銅仔街122號的潮藝館自從2014年創立之後,即便地點是在熱鬧的旅遊區,但會踏進館內參觀的多數是對潮州文化藝術有興趣的小眾或長者。

在冠病大流行衝擊下,潮藝館自也無法倖免,即便去年6月曾經在疫情趨緩時重新開館,卻面對門可羅雀的窘境。但是,館長吳慧玲與其學生們對潮州文化藝術的熱愛並沒有因此而熄滅,她依然回到該館開辦工作坊,指導學生製作潮州鐵枝木偶和創作潮劇的劇本。

ADVERTISEMENT

“疫情對傳統文化藝術的衝擊甚大,於是當行管令2.0實施時,我將潮州戲曲轉至線上。如今線上有五花八門的直播和視頻供觀眾選擇,原本就屬於冷門和小眾的傳統民間藝術要在競爭激烈的線上平台分一杯羹,挑戰很大!當時我在線上唱戲,僅獲得少數知音的支持和捐款。”

10月拍攝1月上線

一個月後,由於觀眾的支持率減少,她暫停線上表演潮州戲曲。但是每個月依然必須承擔潮藝館的租金和雜費等開銷,這是一項沉重的負擔。因此,她曾一度賣榴槤維生,但始終沒有忘記傳承潮州文化藝術的初衷。

她始終堅持,民間傳統文化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深厚底蘊,不應該輕易被遺忘,而是必須傳承給下一代。因此,近年她一直在努力將潮州文化藝術的觀眾群年輕化,希望藉由當今深受年輕人歡迎的平台,例如拍攝短片或製作抖音短視頻將潮劇電子化,以便有更多年輕觀眾認識自己所屬的籍貫與文化。

眼見拍攝視頻並上傳網絡成為現今深受歡迎的趨勢,於是她與團隊一起製作拍攝融合傳統潮州戲曲和現代時裝戲劇的網絡短片《老師,你好潮》,她同時擔任製作人、導演和潮劇化妝師,並在片中擔綱演出老師的角色。短片於去年10月投入拍攝,今年1月1日在線上登場,期望這部潮州戲曲能獲得更多年輕觀眾的注意與分享。”

開設主題咖啡館 邊享美食邊聽曲

拍攝短片的時候,吳慧玲的腦海裡也再次浮現7年前萌起的念頭──打造一家推廣潮州小吃的主題咖啡館。

“當年創立《潮藝館》時我已萌起設立主題咖啡館的計劃,後來因為一直忙着搞表演和活動而擱置一旁。由於行管期間無法辦表演和活動,我就善用這段時間籌備開主題咖啡館的事宜。”

她用了3個月時間來整理潮藝館後方的儲藏室,將它打造成“梨園”主題咖啡館並於今年2月開業,讓人們有機會在此一邊體驗猶如置身在戲棚腳享用潮州美食,一邊欣賞潮州戲曲的美好時光。

咖啡館剛開業時,獲得不俗的反應,奈何國內疫情於5月再度惡化,迫使該館休業迄今。她預計待員工都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之後,就重新開放咖啡館。

演出銳減陷困境

轉行賣榴槤維生

吳慧玲出生自潮劇世家,除了她傳承父母的衣缽,其兄長和弟弟也一樣受耳濡目染投身潮劇。

以往,每逢中元節便是戲班非常忙碌的月份,由月頭至月杪都獲邀到各座廟宇演酬神戲。不過,疫情造成其兄弟連續兩年在農曆七月都無法演出酬神戲。

“哥哥和弟弟在過去逾一年內只演出少過5場的潮劇,收入大幅減少使得他們面對沉重的經濟負擔。為了生活,他們轉行賣榴槤和當保險經紀。”

她擔心隨着這兩年農曆七月戲班無法演酬神戲,可能會改變往後善信慶讚中元節的方式,以後鮮少有神廟邀請戲班唱戲酬神。以往,戲班一年內能接到近200場的演出邀約,她擔憂往後一年內的演出率可能會銳減少於50%。

前輩白飯拌醬油

當前逆境不算苦

在疫情下傳承民間傳統藝術面對重重挑戰,但是吳慧玲並不喊苦!

“在50至60年代,當時人們的生活並不富裕。當我們現在因為疫情而怨天尤人時,又是否知道老一輩的人當年苦到只能吃白飯拌醬油?

“我的父母以前吃過不少苦頭,因此他們認為即便疫情為大家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是如今有外賣食物的服務,還有手機和網絡為人們帶來很多便利,這樣的生活怎算是苦?”

她聽了父母敘述舊時曾經歷過的苦日子,相比之下她認為目前所面對的逆境並不算苦,而是應該向老一輩學習刻苦耐勞的精神,同時進行反思並將這場危機當作人生的考驗。

吳慧玲(右)為網絡短片《老師,你好潮》的演員穿上潮劇服裝。

由潮藝館出品的網絡短片《老師,你好潮》由吳慧玲(中)擔綱演出老師的角色,與一群年輕演員合作無間。

吳慧玲(左)兼任網絡短片《老師,你好潮》的潮劇化妝師,為演員上妝和梳理。

把危機化成轉機 籌拍老藝師故事

吳慧玲表示,目前有不少年輕藝師因受疫情影響而轉行。但是,老藝師們多年來都靠唱戲維生並不可能轉行,奈何目前又無法進行實體演出。她擔憂民間傳統藝術因疫情危機,可能消失在歷史洪流中。

所謂“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她深知惟有轉換心念,才能將危機化成轉機。因此,目前她正在申請資金籌備拍攝紀錄片來講述潮劇老藝師們的故事。

“如果有一天,我們撐不下去了,至少還有紀錄片讓下一代瞭解潮劇的精粹。”

開拓教學新局面

線上工作坊招生

吳慧玲很欣慰在這艱難時期,有一群學生不離不棄,持續在線上向她學習潮劇。除了舊生,去年也有4名新生加入。

她指導的學生涵蓋各年齡層,其中有年長的學生原本不諳電腦操作和網絡,為了參與她在線上指導的工作坊而願意學習如何操作電腦。

今年8月她受邀擔任檳城青年發展機構(PYDC)主辦的潮劇化妝和身段線上工作坊的導師,有許多年輕人通過線上向她學習潮劇臉譜化妝技術和身段後,各自在家搖身一變成為戲曲角色,自娛娛人。

“線上開設工作坊的好處是沒有地域限制,讓我有機會開拓新的教學局面。之前,學生只有人在檳城時才能親臨潮藝館向我學習。如今,無論學生身在何處,即便是在美國或者是澳洲,都可以參與工作坊。

“惟線上教課的不足之處是,無論是指導潮劇戲曲化妝或身段,若學生的化妝筆法或是身段動作有任何錯誤,我只能隔着電腦屏幕給予糾正,無法親手示範。有時候也受通訊線路欠佳影響,學習效果與實體課還是有落差。”

目前,每逢星期一她在線上指導潮劇身段課,每逢星期五則指導線上潮曲唱唸班。如果學生有要求,她也會以一對一的方式線上教學。

此外,她也感謝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GTWHI)、檳州旅遊、藝術、文化與遺產委員會(PETACH)和大陽光圓夢基金和元生基金會等機構,在疫情下提供潮藝館和文藝工作者援助。

吳慧玲(最上排左三)受邀擔任檳城青年發展機構主辦的線上工作坊導師,吸引許多年輕人學習潮劇臉譜化妝技術,在家搖身一變成戲曲角色。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