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還原憲狀】核廢水是科學也是經政問題

日本福島核電廠核子事故發生至今已逾10年,上個月開始把多達130萬噸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這一排放至少要30年,亞洲鄰近國家痛批日本自私,特別是直接受核廢水影響的中國與韓國。

在日本開始排放核廢水後,為表達不滿,中國海關總署頒令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也因為這樣,過去主要出口至中國的北海道干貝,在中國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一個月後,10萬份滯銷的冷凍干貝只能免費送給日本學校當學生的營養午餐使用。

Advertisement

排放入海犯眾怒

至於韓國,有大批民眾在日本大使館外頭示威抗議,他們高喊海洋不是日本的,是人類共同的資產,但韓國政府卻冷淡處理,還表示日本此舉“沒有科學上、技術上的問題”,韓國民眾因此氣得要總統尹錫悅下台。

核廢水排海,有科學上的疑慮嗎?

對於福島核廢水,日本有5種方式可以處理,即海洋排放、水蒸氣排放、注入到地層、澆築成混凝土埋到地下、、氫氣排放,日本政府花了10年,最後以“這是現階段最可行且可追蹤的方案“為由,作出排放入海的決定。

ADVERTISEMENT

而反對者則認為,日本選擇了最便宜而非最安全的方案。

根據日本官方說法,核廢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氚”經過稀釋與處理,排放到海的濃度已經遠遠低於標準值了,因此不會造成海洋污染,而且安全到可以飲用或游泳。對於日本的說詞,各國當然是撻伐連連,因為如果核廢水安全到可以飲用或游泳,日本又何苦大費週章,留著自家用就可。

當然,不管哪一種方式都會有其利弊,日本只是選擇了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而已,而且還請出美國來為他們背書,這也讓人看出日本動作背後其實還隱含了中美日韓在政治與經濟上的較量。

中國及韓國,與日本不只是鄰國,還有著逾百年歷史的恩怨情仇。

對中國來說,從甲午戰爭到馬關條約,日本加諸在中華民族上的恥辱至今難忘,新中國站起來後,特別是最近幾年,日本配合美國加入圍堵中國的行列,新仇舊恨,中國又怎會放過機會,當然會加入全球譴責的行列。

看來,核廢水議題在中國,已經不只是環境與食安問題,還摻雜了反日反美的情緒。

至於韓國,大多數的韓國民眾當然也還沒有忘記百年前被日本殖民統治長達35年的苦難。所以當尹錫悅總統說

“日本已經從侵略者變成了好夥伴”時,引來韓國人激烈的質疑,甚至還有人說他“叛國”,更甚的是,韓國總理韓德洙一度還被反對黨質疑是不是日本的代言人,然為什麼在接受國會質詢時說,日本福島核污染水如果進行科學處理、符合標準,那麼他“可以喝”。

做給美國看

尹錫悅政府為什麼甘冒國民的大不違,也要表態支持日本,說穿了就是要做給美國看。

總的來說,任何的選擇都附帶相應的代價,日本不理會鄰國乃至全球的反對,硬是要將核廢水排放入海,反日情緒、水產品滯銷、旅遊繼續下滑等負面結果也都在預期中。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