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還原憲狀】我國急需完整的半導體產業

檳城1972年轉型成工業重鎮,時任首長林蒼佑成立檳州發展機構,並增設自由貿易區。在投資界被稱為“八武士”的八家主要廠商–英特爾、羅伯特博世、歌樂、超微半導體(AMD)、惠普(HP)、Litronix(現為歐司朗光電半導體)、日立(現為瑞薩電子)和國家半導體 (NS) 在檳城設立業務。這些先驅公司為檳城作為全球電子電氣強州的聲譽奠定了基礎。

鑑於全球趨勢和中美晶片戰,利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和晶片需求成長等外部因素創造的機會,迫切需要全面的策略規劃和快速執行。政府、產業和公眾之間建立共識至關重要,重點是對年輕人進行高科技職業教育並促進更緊密的公私夥伴關係。

Advertisement

需培育科技人才

我國半導體全球出口排名第六,占全球市占率7%。若要維持前述市占率,須至2030年將出口額提升至1.2兆令吉(約2526億美元),幾乎是2023年出口額之兩倍。可惜我國半導體產業目前面臨兩大痛點:低階的前期技術和技術人才流失。因此,需要投入充分資源和激勵措施來克服這些障礙。

中美的關係惡化以後,緊接而來就是新冠疫情發生,尤其是歐美公司在中國以外也尋找著其他基地,所以他們的策略現在可以說是中國+1。我國希望可將全球市占率提升至15%。由於我國對全球半導體的貢獻顯著,反觀我國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相關科系學生人數已大幅下滑,政府應積極鼓勵與培育本國科技人才,以彌補市場之需求。

半導體產業對國家經濟至關重要。鑑於我們在半導體產業的市場份額,我們需要有一個具體的策略計畫。然而,隨著人工智慧(AI)等技術的發展以及第四次工業革命(IR4.0)、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合規性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半導體格局正在經歷“快速結構性轉變美國和中國”。因此,我國需要定期審查和更新其計劃,以應對電子電氣行業面臨的挑戰,包括人才發展。培養更多人才並具有全球競爭力。然而,在半導體製造流程的前端,專注於IC設計的廠商根本不存在。

ADVERTISEMENT

安華上周表示政府將撥款至少250億令吉來支持新推出的國家半導體戰略(NSS)。這筆撥款將用於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資金由國庫控股等我國主權財富基金提供。透過效仿歐盟18億歐元的晶片試點計劃基金,我國以製定一項專門計劃,為當地半導體新創公司和中小企業彌合概念與生產之間的差距。該計劃可以提供早期資金,為有前途的項目提供關鍵的財政資源,減少當地人才進入的障礙。它還可以提供技術和專業知識,加速開發。

首先,國內直接投資重點是積體電路設計、先進封裝和製造設備,外國直接投資重點則是晶圓製造和製造設備。同時,我國將培訓6萬名本地高技能晶片製造人員,涵蓋從設計、封裝到測試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因為政府希望擁有更先進的晶片製造,足以幫助國家實現成為全球晶片中心的雄心壯志。

在這些主要目標中,期待政府公布至少250億令吉獎掖的更多詳情,因為這將激勵本地半導體業者加速升級和提升技能。唯略為失望的是,這些主要目標並沒有特定的時間線。

完整的半導體生產鏈包括電路設計、模擬分析、晶片電路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測試、包裝及空運。筆者很幸運的是從國外畢業回來,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當半導體工程師。算起來過去52年未曾離開過半導體行業。這段漫長的歲月,整體的生產鏈都有涉獵。

半導體產業是趨勢

從客觀角度來看,雖然政府,政黨及媒體均形容檳城為東方矽谷,都是誇大其詞,我是無法同意的。曾經在美國矽谷居住及工作,從事半導體事業超過三十年,認為檳城並不符合稱之為矽谷。半導體的原材料為矽,而檳城未曾生產或採用過矽,更未製造過晶片,何來矽谷?

從個人角度來看,我對政府的半導體產業投資是肯定的。多年來我國享受諸多國際的經濟紅利,並提供人民就業機會,也造就不少成功企業家。首相的計劃,是源遠流長的。希望這些不只是大內宣、畫大餅、喊口號、言過其實。筆者在這行業打拚了52年,也享盡了不少樂趣和經濟利益。衷心希望計劃能水到渠成,造福社會大眾,才是真正的王道。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