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還原憲狀】台積電美國設廠的大挑戰

有台灣“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今年4月宣布擴大投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打造3座全新的晶圓廠,總資本支出預計超過650億美元,這也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項目。

根據台積電的規劃,亞利桑那州第一座晶圓廠預計將於2025年上半年開始生產4奈米製程技術;第二座晶圓廠亦將生產世界上最先進、採用下一世代奈米片(Nanosheet)電晶體結構的2奈米製程技術,預計於2028年開始生產。

Advertisement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表示,亞利桑那廠是台積電海外大型基地開發的第一場試驗。但第一場試驗現在遇上了挑戰。

2022年,拜登政府推出晶片法案,旨在提升美國半導體研究和製造能力,減少對外國晶片的依賴。但隨着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面對的種種挑戰,其可行性和成效出現了質疑。

政治與環境因素

首先是美國政府的政策和當地政府對外資企業的態度,對台積電的設廠計劃產生了重大影響。亞利桑那州政府在吸引外資方面表現積極,但環境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卻可能對台積電的運營構成挑戰。半導體製造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染物,這可能引起當地居民的反對,並導致環保機構的限制和監管。

ADVERTISEMENT

另外還有人力資源問題。半導體製造需要大量技術人才和工人,但亞利桑那州的技術人才供應不足,且當地工人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此外,台積電在美國的薪資水平與當地生活成本不匹配,導致難以吸引和留住優秀員工。相比之下,台積電在日本熊本的廠區進展順利,因為日本政府的補貼到位,且當地勞工能夠適應高壓的工作環境。

可靠的基礎設施是半導體製造的關鍵,包括電力、交通和通信等方面。亞利桑那州雖然具備一定的基礎設施,但仍需大規模提升以滿足台積電的需求。此外,半導體製造需要穩定的供應鏈支持,任何供應鏈環節的問題都可能導致生產中斷。美國尚未完全建立起足夠完善的半導體供應鏈,這增加了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風險。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面臨的挑戰,不僅影響其自身的運營,還可能對整個行業和美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首先,若台積電在美國的運營受到阻礙,將直接影響其全球市場份額,進而影響美國企業的供應鏈穩定性。其次,台積電若無法在美國順利運營,可能會減少對其他地區的投資,進一步削弱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韌性。

為解決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面臨的挑戰,以下幾點建議可能有助於提升計劃的成功率:

加強政府間合作:美國應與台灣、日本等國加強合作,共同提升半導體產能,並保障供應鏈的穩定性。

完善補貼政策:美國政府應調整補貼政策,使其更具針對性,並確保資金能夠真正用於提升技術創新和生產能力。

加強技術教育和培訓

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亞利桑那州等設廠地區基礎設施的投資,確保電力、交通和通信等方面能夠滿足半導體製造的需求。

加強技術人才培養:美國應加強技術教育和培訓,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半導體行業,並提高勞工待遇,留住高技術人才。

總的來說,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但這一計劃的成功與否將對美國半導體產業和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這些挑戰是可以克服的,並為未來半導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