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還原憲狀】台灣應提升新南向戰略

民進黨連續執政台灣,顯然不是中國大陸方面所樂見。

在台灣大選期間,中國大陸動作連連,包括以台灣對大陸產品採取貿易壁壘為由,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中享受優惠關稅的台灣產品增加關稅。而台灣則只能批評中國利用經濟脅迫企圖介入總統選舉,卻找不出解決方案。

Advertisement

過度依賴中國不可靠

台灣企業過去太習慣依賴中國市場,過去中國大陸因為配合政治需求在經濟上一再讓利台灣,然今時不同往日,中國不想再賣賬台灣,各種緊縮政策預料將接踵而至。

在各種不確定性下,減少對中國的過度依賴是台灣不能逃避的現實。台灣新政府除了要減少對中國出口的集中度,更要透過協調市場機制來幫助台灣企業開拓更多元的市場。

除了分散市場去風險外,台灣還要讓世界看到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不同之處,吸引外資企業投資,以發展經濟。其中重新定位台灣在亞洲發展的重要角色,加強新南向政策為關鍵之舉,藉此為台灣尋求新的方向與動能。

ADVERTISEMENT

台灣在國際面對中國的打壓,要尋求生存,就必須建立多元的管道和夥伴的情誼,而東南亞就是重要的夥伴。

台商自1980年代開始至東南亞投資,1990年代,時任總統李登輝為避免向中國傾斜,提出南向政策,鼓勵傳統產業投資東南亞,數十年後,台商在東協各國已經開枝散葉、遍地開花。

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在美中競爭下,提出新南向政策,台商再次南移。不過受疫情影響,加上國際政經情勢的轉變,蔡英文政府第二屆任期的政策轉移至印太戰略,以致新南向政策2.0受到忽略。

過去數十年,東協國家一直是台灣人觀光旅遊與海外就業的熱門地點,特別是新南向政策的推波助瀾下,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選擇前往臺商聚集較多的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與菲律賓等地旅遊或工作,一直到近年才趨緩。

在美中政治及經貿戰下,東協國家一方面與美國發展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但也同時與中國保持合作友好關係,兩邊通吃,美中皆允諾助東協改善基礎建設、綠色轉型、培訓人才,東協未來在各國區域戰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串連新南向與印太戰略

台灣雖然無法與東協國家建立正式的夥伴關係,或參與東協主導的區域經濟整合,但台灣可以利用過去30年的南向政策經驗,繼續推進與東協國家的關係,善用東協在各國區域戰略及全球供應鏈,把新南向政策與印太戰略串連起來,讓政策達到加乘的效果。

台灣新政府即將在520履新,期待新政府端出升級版的新南向戰略。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