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好玩明周刊副刊

【這裡那裡】吃素在会安

我有什么资格抱怨会安游客太多?我在会安贪图的方便,难道不正是旅游业所带来的好处吗?如果不是因为游客所需,会安会有那么多蔬食餐厅吗?也多亏有这些蔬食餐厅,我才有机会吃到会安的特色美食。

上个星期我在这里断言自己“几乎不会为了吃而到什么地方去旅行”,之后一直有在心里反覆检视这句话跟事实到底相不相符。结论是我既没有大言也没有不惭。我不否认自己偶尔也会想念京都点心,李青的韩国饼、一文字屋和助的烤麻糬和六矅社地下店的甜甜圈,但我绝对不会因此立刻买张机票飞去关西机场。我也没有这个能力。

Advertisement

但我也不否认,选定去会安小旅行之后,茹素的我确实有好奇自己在会安可以吃些什么而做了一点调查,毕竟我对这个中越古镇全然陌生。其实我茹素很没有原则,我的一个朋友不管去哪一个国家旅行还是坚持纯素(Vegan)、自然平衡饮食法(Macrobiotic Diet),我不晓得他在冰岛旅行的时候都吃些什么,我只知道自己不想搞成这样,我怕麻烦,既怕麻烦别人更怕麻烦自己,找不到蔬食料理的话水果优格面包饼干也很好,越南河粉拿掉肉类也是一餐,反正不过四天三夜的小旅行,饿不死啦。再不然在小七也找得到东西吃吧?但请注意:会安连小七都没有。会安有杂货店,一般都是小小一间,货品不多而且店员都把游客当作水鱼敲诈,这点下次另写一篇详谈。

于是,我把“Vegetarian”这个词语扔骨头般丢给古狗,发现原来会安有那么多蔬食餐厅,十分惊喜。我还发现他们的招牌都不用“Vegetarian”而用“Vegan”,Vegan比Vegetarian严格,连动物的产品都不使用,例如鸡蛋,例如牛奶,那不是更好吗,我自己在家也尽量少吃这些东西。我在会安的吃有了着落。如果会安没有我期待中那么好玩,至少还可以把重点移到吃这方面。

ADVERTISEMENT

所以,我有什么资格抱怨会安游客太多?我在会安贪图的方便,难道不正是旅游业所带来的好处吗?如果不是因为游客所需,会安会有那么多蔬食餐厅吗?也多亏有这些蔬食餐厅,我才有机会吃到会安的特色美食,例如高楼面(cao lầu),例如白玫瑰(bánh bao bánh vạc)。前者是会安的干捞面,原本是猪肉片和炸猪皮的配料换成豆干片和炸豆皮;后者是会安的水晶饺,原本是鲜虾和绞肉的内馅换成蔬菜,同样洒上大量油葱。

会安蔬食餐厅另有一种豆皮沙律,不确定算不算会安特色美食,我第一次尝试印象不是太好,太咸,但我点的白玫瑰也一样太咸,那么就是那家蔬食餐厅的问题了。离开会安那天中午,我在另外一家蔬食餐厅叫的素鸡饭就用这种豆皮沙律作为素鸡,咸度适中,但吃多了还是会腻。

还有一种用粘米粉和黄姜粉煎成、铺满芽菜和萝卜丝的酥脆煎饼,叫做bánh xèo,抹上特制酱汁,拌入生菜香叶,再用Rice Paper卷起来吃,原为柬埔寨的传统食品,流传到越南后变成当地平民小吃。其实原本没有想吃这个,是服务员在我点菜的时候听错了,端上这味小吃,我又觉得亦无不可,错有错着,相当可口,但吃起来有点油腻,会安8月正值炎暑,尝试一次就好。

真正让我味觉上有一种惊艳的是,我在会安古镇一带到处乱走途中,发现街边有个大姊在卖蔬食越式法国面包(bánh mì chay),貌似不会特别美味,内馅看来也很普通,但咬一口,味蕾上的细胞群都齐声赞叹,边走边啖,连脚步都轻了起来,那是我在会安的第二天早上最愉快的一段脚程。

(文/ 圖:野東西)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