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芝林還在,二姐卻不在了,往事俱是回憶,二姐的盈盈笑臉再度浮現腦海中,但我不能破壞大家的游興,唯有在心底默哀。
繼怡保兩日游之后,這一回我們計劃去雪邦的丹絨士拔散心。說起來我對這個華人小漁村的印象不錯,海產價廉物美,漁村人樸實無華。這要追溯回七八年前,當年大姐有一陣子常常組大隊帶我們去雪州各個小漁港買魚吃海鮮,套她的話是帶大鄉里(即大小花)見世面,讓兩人看遍漁村風光,不要做連漁船漁夫漁港都沒有看過的城市孩童。話是如此說,實際上是她想找人陪她去吃海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人多勢眾才可以嘗到不同的海鮮。那陣子我們常常去不同的小漁村吃喝玩樂並載着一箱子的漁獲回家,瓜拉雪蘭莪、適耕莊和丹絨士拔都是我們常去的漁港,吉膽島只去過一次,因為要另搭小船上島,不方便。
Advertisement
當時二姐和老媽還健在,當年的老媽不需要坐輪椅,也還未患上憂鬱症,胃口不錯,餐餐要找魚吃,老家新村的早市只有一檔海鮮檔口,選擇少偶爾還買不到新鮮魚,偶然一次去適耕莊一日游發現了當地人買漁獲的小巴剎,后來又找到回航的漁船,趁他們在處理漁獲時大姐直接要求購買漁獲,價格便宜又新鮮,美中不足的是我們需要自己帶箱子扛回和處理這些大大小小的魚,那一陣子我劏魚劏到怕,因為老媽特愛吃小魚,說小魚才夠鮮甜,一次過劏幾十條小魚仔,蹲在地上刮魚鱗刮到我懷疑人生,這也是后來我們的熱情逐步轉淡的原因之一。
立即注册 解锁全文
会员独享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