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觀風景】在地養老

老家新村的地點介於城市和郊區之間,距離市中心很近,卻因為地點偏僻而少為人知,撇開交通不便這個問題,它的居住環境和周邊設施算是相當齊全,一個新村該有的設施,比如籃球場、民眾會堂都有,村內還有國民型中學和小學,以及幼兒園,其他生活常見的便利店如傳統雜貨店、藥行也不缺……

上週末,老家新村有人中了冠病的短訊應該傳遍了全世界,幾乎全家人都收到來自不同朋友但內容相同的短訊,內容是新村中有人確診,住在巴剎附近,村委要求外援以協助進行大消毒。不出意料的,村人確診的消息曝光之後,老家巴剎再一次變得水靜鵝飛,上週二開市之後,小販比顧客多,連那兩三家茶室也是前所未有的冷清,只有小貓兩三隻,看來病毒的殺傷力還是非常強大,老家巴剎至少要一兩個星期才會恢復人流。

Advertisement

老家是個小新村,人口也不過數千人,單單只是依靠新村人口,很難養活一個巴剎,幸運的是,毗鄰花園住宅和新興公寓的居民每逢週末蜂擁而至,讓小販們得以維持生計,無論如何,其他新村的巴剎是一週開六天,老家的巴剎則是一週只開五天,因為人流不多之故。

我在年輕的時候,一直覺得老新村是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因為沒有公共交通,出入只靠自家車和德士,當年只有兩條腿的我,不管晴天雨天或是颳大風,每天要花幾十分鐘走出新村至大路才搭到公車,所以長大之後一有能力就出外租房住,直至生兒育女之後才重回老新村落地生根,如今作為一個很大可能會在新村終老的中年人,少了年輕的憤世嫉俗,中年的我重新評估一下老家新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機能,發現其實它並不差,挺適合養老。

老家新村的地點介於城市和郊區之間,距離市中心很近,卻因為地點偏僻而少為人知,撇開交通不便這個問題,它的居住環境和周邊設施算是相當齊全,一個新村該有的設施,比如籃球場、民眾會堂都有,村內還有國民型中學和小學,以及幼兒園,其他生活常見的便利店如傳統雜貨店、藥行也不缺,近幾年還開了一家西藥店,方便村民購藥、量血壓等等,而不到5公里範圍還有兩家大型私人醫院,此外超市、快餐店、零售店,還有一家名聲不錯的華小,老新村的治安還算不錯,居民也稱得上和善,不曾爆發大事件或是曾經上過報紙的頭條,今年為止最大的新聞是有人發現棄養嬰兒,就丟在草場路邊,引來村民圍觀,大家為此噴了數天口水。

等於住在郊區 遠離繁華

ADVERTISEMENT

對大多老人而言,離開自己居住的舒適圈並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在地養老應該是一個比較人性化的選擇,在台灣有推行在地終老計劃,即鼓勵老人在熟悉的居處養老,而不是移居他處,以前我也曾想過老了之後搬去一些消費較低的鄉區養老,近年已打消了這個念頭,一來人生地不熟,二來住了大半輩子的大城市,應該不習慣住鄉下,三來不想離開熟悉的社交圈,四來如今住在老新村幾乎等於住在郊區,同樣遠離繁華。

命運的安排,誰能想到?若有人告訴年輕時的我,以後我會在這個我曾經迫不及待想逃離的新村終老,我必會嗤之以鼻!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容融)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