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叶孝忠 在城市化的岛国,我们的“原住民”并不少,野邻居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那么多年来,我们可以不闻不问或视而不见? 我在八十年代度过童年,住在新加坡大巴窑。就算在组屋区生活,我们离自然也并不远。当时没有iPad,只能在身边找乐子寻开心。家门口的沟渠,我们可以想像成乡村里小溪,抓龙沟鱼和小虾,可以玩上半天,双手双脚沾了泥泞,也不觉得脏。水沟边长着巨大的青龙木,被风吹动时,树木垂下的枝叶会曼妙地起舞。世间的人事物都有其最佳状态,起风的日子就能成就青龙木。被砍时,青龙木会流淌红色的树脂,我们为它编织了恐怖的灵异故事。 晚餐前斗豹虎 当年的咖啡店经常有赌客聚集,为悉心栽培的打架鱼打气下注。大人斗鱼,我们斗Spider(俗称豹虎),我们走约一公里的路到旧警察学院附近抓豹虎,这个地方就叫做快乐山。豹虎将两片叶子合起来建筑成家,我们以双手为网,善于跳跃的豹虎难逃我们的“十指山”。捕获的斗士,就养在火柴盒里,加上一片叶子让它安顿下来。 我们只抓雄豹虎,只有约一公分大,黑得发亮的身体带有萤光绿的斑纹。大一点的孩子说,身体越黑的豹虎越是善战。晚餐前我们会在楼梯口举办斗豹虎大赛,两只豹虎在小小的擂台上狭路相逢,张开那较长的前臂,像极了受到威胁的螃蟹,摆好备战状态,狠狠厮杀。几秒钟后其中一只就会狼狈,甚至断臂而逃。我们用塑料袋来抓苍蝇,这是给豹虎的食物,或许一直都被当成猎物,苍蝇的警觉性很高,比抓豹虎困难多了。 当时我们有的是时间,所以才能慢慢地踩在这块土地上,为我们提炼回忆的精华。这些和野邻居相处的故事,不会刻意想起,但从未忘记。我庆幸自己有个自由的童年,或许到了今天,依旧把自由看成是天地万物最珍贵的行李,让你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心安。 为何视而不见? 生活在新加坡的最大好处之一,就是我们总离自然不远,野邻居也无所不在。在城市化的岛国,我们的“原住民”并不少,包括2145种植物、126种留鸟、280种蝴蝶、59种哺乳动物、270种硬珊瑚、111种珊瑚鱼、37种淡水鱼和102种爬行动物等。 在报社工作的日子,我写了不少和生态有关的文章。观鸟、寻蛇、觅猴,探索潮间带和热带雨林。自然学会的专家朋友们总能告诉我不少我从不知道的故事,野邻居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那么多年来,我们可以不闻不问或视而不见? 虽然经过好几年专人的指导,但我至今依旧叫不出它们正确的名字,不很熟悉它们的习性,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它们翱翔于天地之间的姿态,并从中获得难以在电视上和书本里的乐趣。这份踏实的愉悦,就来自我们共同享有同一片天空,有着相似的命运,享受着生命的奇迹的同时,也都需要为生存而操心。大家维持着一种相互尊重的距离,也不会泄露各自的秘密。它们是我最佳的野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