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翱翔天際】因杯葛而撒謊弄巧成拙

以哈戰爭持續擴大,政府不作為甚至還推波助瀾,在尚處於懵懵懂懂的小學生群體中,主辦了諸如挺巴週的活動,令到國內穆斯林群體對於以色列及西方國家的憤怒不滿越演越烈,行為也跟着不以理性為導向,純粹只是為了發洩不滿。

杯葛活動的不理性元素非常明顯,因號召杯葛本來受歡迎的產品,意味着要去購買原本不受寵的替代品,而在如今自由的資本主義社會下,某個商品或服務會脫穎而出受到大眾青睞必然有其原因,若非價廉就是物美,或者是品牌效應高,反之亦然。

Advertisement

杯葛行動殃及池魚

為此強迫自己去購買本來不會去買的品牌,就是件損人不利己之事,但在情緒籠罩之下,加上整個社群共同行為所催谷出的羊群效應,令到整個杯葛行動形同脫韁野馬,牽涉的範疇越來越廣。當情緒不斷上漲,那杯葛活動自然也會跟着升級,否則就追不上充斥着想要發洩的情緒了。

所以可以看到,杯葛運動已經從以色列或猶太人產品,擴大到美國和西方,再到如今針對本國的非穆斯林商家,基本回到2021年的BMF(Buy Muslim First)即購買穆斯林產品優先運動的翻版,擴大到一些百分百本地人所經營,但卻擁有西方元素的餐飲公司。

其中最明顯的兩個例子就是某咖啡及比薩品牌,明明並非外資公司,前者因為標誌有希臘神像元素、後者則是名字是美國的縮寫,進而遭受到杯葛的池魚之殃,由此也反映了杯葛行動的不理性,已經無限上綱到捕風就是影的境地。

ADVERTISEMENT

但更讓人感到荒唐的,是上述公司的回應方式。在面對杯葛的情況,竟然不是進行宣導和把是非對錯擺正,而是急於撇清關係,將自己招牌或名字被無釐頭牽扯及攻擊進行撇清,這作為不就是形同於認可了這些行為進而作出糾正,助長了胡亂杯葛的氣焰嗎?

當然,改標誌或名稱以迎合這些大眾的冷暴力,這是個人選擇,別人也沒有置喙的餘地。但這種行為本身就很鵪鶉,自己經營了多年的品牌,明明屬於是安身立命之本,在他人的情緒化質疑之下馬上就放棄改變,這要逃出的企業思維是什麼,曲意逢迎嗎?

不過更甚的是,上述企業竟然用非常拙劣的方式來為自己的品牌進行“改頭換面”,該咖啡公司將標誌的人像說成是東非埃塞爾比亞的阿拉伯人卡迪,完全無視頭像上代表着希臘的橄欖枝葉事實;比薩店更是直接說其英文字母其實是英文的“我們”,跟任何國家並無關係,狠狠刮了自己菜單上清楚可見的美國元素一巴掌,一謊言來應對杯葛,這會讓事情變得更好嗎?

風頭火勢會過去

其實應對這種非理性的杯葛,沉默是金等風頭火勢過去了就好。就算真的要改名改標誌,也無需用謊言這種錯誤的方式啊!如今網絡時代任何事情都有記錄,明顯罔顧事實的言論,肯定不久就會被拆穿,實在是完全找不到要撒謊的理由啊。看來不理性的杯葛行為,不止讓消費者狂熱,也讓這些商家驚慌失措了!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洪偉翔)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