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矜矜樂道】停一停

公園或者古代的園林里,所有的路都是彎彎曲曲的,這是為了提醒我們,到了這個空間不要匆忙,讓自己的步調放慢下來,可以繞走更大的圈子,因為這是我們的生命。

最近,摘星素食餐廳停業了,我去取回在那里寄賣的書本,這不禁讓我回想起行管令的時候。因為,這家餐廳是我在行管令前最後一家光顧的餐廳。

Advertisement

轉眼間,行管令已經過了四年。當時,因為疫情的關系,封國又封城,大家哪里都不能去,只能困在家里。你們還記得,當時的自己在做什麼嗎?

那個時候,弟弟尚未搬離我家。他身為“一家之主”,負責出門買菜,而我則躲在廚房里做飯。我每天煮午餐和晚餐,每一餐三道菜,就這樣煮了超過一年!每天窩在家的時光,我也看了很多線上演唱會和音樂劇,幾乎每天晚上都被音樂陶冶。到了管制令比較寬松的時候,我每天傍晚都到山上報到,去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去摸狗狗,去看日落。

反觀,現在的我們行動自由了,要去哪里買食材都可以,而我卻已經很久沒有給自己好好做一頓飯了。現在要爬山,也不只是可以爬最靠近家里的那座山,要爬哪一座山都可以。然而,我卻很少去爬山了。至於演唱會,開放後的我們也不需要再躲在家里看了。從去年開始,好多歌手來馬開個唱,我卻一場都沒去。

為什麼呢?因為忙,沒有時間啊!那,時間都去哪兒了呢?為什麼行管令的時候卻有時間?其實,沒時間只是藉口。時間嘛,只要你願意,擠一擠就有,說沒時間是騙人的。只是,當生活被重重繁瑣的事物纏繞着,當步伐走得太快時,很多不緊急但重要的事就會被忽略,其中一件就是好好做飯,好好吃飯。為了快,什麼可以更快速放進嘴里的,就成了一餐。

ADVERTISEMENT

台灣作家蔣勳的一本書《品味四講》里面提到生活美學。生活美學的第一課是——懂得停一下。一個城市為了求快,就把所有的馬路都開得筆直。然而,公園或者古代的園林里,所有的路都是彎彎曲曲的,這是為了提醒我們,到了這個空間不要匆忙,讓自己的步調放慢下來,可以繞走更大的圈子,因為這是我們的生命。越慢,得到的越多。

現代人每天打卡、上班、賺錢,都是在匆忙的狀況中。我們的一生,如果都匆匆忙忙,那就好像從來沒有好好看過自己走過的這條路兩邊到底有什麼風景,這難道不遺憾嗎?

亭子提醒我們該停一停

那一場疫情,雖然奪取了很多人的性命,但也提醒了我們應該慢下來,去感受生活的美。

有一段時間,我會去公園走走、跑步、拍拍照,甚至是野餐和慶祝生日。中國古代的建築物里,都有個亭子。來到現代,不論你去公園、爬山或者瀑布,也會看到亭子。亭子,就是讓我們“停”下來休息的地方。古代人其實很有智慧,它們建築了這麼一個空間,實際上是在提醒我們——不要再走了,是時候停下來休息一下,看看這里美麗的景觀。

如果你有留意,就會發現亭子的所在地,就是觀景最好的地方。現實生活中,有亭子提醒我們該停一停。然而,我們的人生呢?你會提醒自己,是時候停一停嗎?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前方還有很多很美的風景,因此馬不停蹄地在趕路,因而錯過了很多本來唾手可得的美好。沿途的風景錯過了,或許還能舊地重遊;人生有一些事,如果錯過了,就是永遠的遺憾。因此,如果想要修生活美學,第一堂課要學的就是——停一停。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梁韻矜)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