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不可能谁都是“吴彦祖”。不管遇上什么样的医生,我们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对了。客户或者说粤语者一句真诚的谢谢,已经让我很满足很开心了。 “刚才我接到吴彦祖的电话。”同事跟我说。 “真的吗?怎么可能?” “那把声音很像吴彦祖。一口流利的英语,粤语则夹杂着一丝丝英语的口音。” “是不是骨科医生?之前我接过一通电话,那个医生也是会说粤语。起初我都没发现,如常地把医生的话翻译成粤语给病人听。突然间,多了一把粤语的声音。我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看是什么情况。医生说,不好意思,没有事先让我知道。那把粤语声音来自他。他懂得说一些粤语,不过一些医学用词还是需要到翻译员。”我说道。 “不是呢,我这位是心脏科医生。开始时,我并不知道他会说粤语,后来知道了,感觉很有压力。如果翻译错误,他会知道!有一个部分,我真的翻译错了!” 我们的工作,是口译员,经常需要替美国的医生把话翻译给病人听。说实在,很有挑战性,也很有压力。因为,我们经常会面对背景声音很吵杂、医生离通话设备太远而导致声音断断续续,又或者是声音模糊的问题。再说,如果对方的口音很难听,说的句子很长,再加上一些特有的医学名词,有时不得不要求他们重复一次以上,我们才听得明白。有时候,可能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只是口音的关系,或者对方说太快了。重复了一次,就听明白了。最担心的就是,要求重复了,还是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因此,我们这些新人,都会经历被医生挂电话的阶段。有时候,一个星期会遇上一两次这样的情况。每次被挂电话,心里就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这让我觉得,自己很笨,没能帮到对方。不过,这其实是每一个口译员必经的阶段。当你听惯了,即使听不清楚也能猜到对方在说什么。那些工作了几个月的前辈们,都已经驾轻就熟了。 记得在培训时,我们在教练的监听之下接电话。我的第一通电话,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就被冷漠地挂断了。幸好教练事先已经跟我们说,即使被挂断电话,不需要为此而觉得难过,或许对方今天心情不好呢?说实在,我真的很感激她事先给我们“打预防针”,让我不至于太难过。 当然,也不是每个医生被要求重复都会挂电话,还是有一些医生很有耐心,他们会特地靠近通话设备,慢慢地把话再说一次,以确保我们听得到。有一些医生,甚至会把某些医学用词拼给我们听,好让我们可以上网查看。 讲英语和粤语 像是两个人 我的同事遇上了“心脏科吴彦祖”,而我也遇上了“骨科吴彦祖”。第一次接到他的电话时,我真的听不出那把说粤语的声音是他。因为,他讲英语和讲粤语时,完全好像是两个人。不过,他的声音很好听,也很尽责,是一个好医生。他会把病情说得很仔细,会跟病人讲解X光片,确保他们了解目前的情况。如果病人有问题,他也会耐心地解答。 不是每一个医生都那样的。有一些医生,只是在“交功课”。也不管对方有没有听明白,他讲了就算了。我也有接过一通电话,一名说粤语的老人家,对着电话另一头的保险公司女职员哭诉,要她势必给她换一名华人医生。她哭着说,现在那个医生欺负他们华人,每次去看病他只是简单地说几句就离开了,根本没有用心在看病。 这世上不可能谁都是“吴彦祖”。不管遇上什么样的医生,我们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对了。客户或者说粤语者一句真诚的谢谢,已经让我很满足很开心了。 (光明日报/副刊专栏‧作者:梁韵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