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法理】看一部關於電影節的電影去!

目前有部本地製作的電影正火紅的上映着,參與演出者眾多,身份顯赫的位高權重者有之,莫名其妙的路人甲乙丙丁也不缺。他們有者咬牙切齒,怒髮充冠;有者一臉無辜,含冤莫白。劇情既煽情又曲折,而且充滿張力,堪稱近年本地難得一見的佳作。

這部電影之所以精彩絕倫,扣人心弦,因為它是真人真事的實況劇,劇情圍繞即將舉行的2016年馬來西亞電影節。今年這項電影節的最佳影片、導演與劇本3個大獎,分別劃出非馬來語獎項,掀起排擠非馬來語電影的質疑和非議。

Advertisement

有業者質疑這項改變是針對本年度兩部佳評如潮的電影《Ola Bola》與《Jagat》。吉隆坡與雪蘭莪編劇協會(PENULIS,簡稱雪隆編協)對此表達強烈不滿,並抗議主辦當局臨時設立種族性獎項。

這起風波,隨?聯昌集團主席拿督斯里納西爾及亞航集團首席執行員丹斯里東尼費南達斯開腔,力撐馬來知名導演艾法林蕭基抵制這項電影節而延燒升溫。

對此,首相署部長拿督阿都拉曼達蘭批評國家電影發展局和大馬電影製片人協會,以語文分類電影獎項,將扼殺本地電影業。通訊及多媒體部長拿督斯里莫哈末沙烈日前承諾,將會親自關注《Ola Bola》及《Jagat》被提名非馬來電影組最佳電影所引發的爭議。

劉城達馬來語電影奪數獎

ADVERTISEMENT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批判,大馬電影製作人協會辯稱,該會與國家電影發展局合作,為大馬電影未來發展尋找更實際的機制,當中必須考量馬來語是官方語言,同時顧及其他語言。因此,為了鞏固馬來語在本地電影的地位,第28屆大馬電影節最佳電影設下條件,參賽電影70%的對白須使用馬來語。

因此,首先我們要問主辦當局,設限參賽電影70%的對白須使用馬來語是否種族歧視?這一點,記得華裔獨立導演劉城達憑第二部長片《Lelaki Harapan Dunia》(救世男子漢)風光入圍去年大馬電影節13項提名,並最終抱走原創劇本、兒童演員、美術指導、最佳導演和最佳電影殊榮。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得獎作品是以馬來語為媒介。

第二,我們須瞭解大馬電影節的歷史淵源,方能更中肯的評論當前的大馬電影節種族歧視疑雲?須知大馬電影節創辦的初衷是要推廣本土的馬來電影業,而大馬電影節就是要發揚國家認同的國語電影,也就是馬來語電影,因此任何人,無論你是華人、印度人還是外國人,只要拍的是馬來語電影,都可以獲提名並有機會獲獎。

因此,在2010年之前,只有馬來語電影可以參加大馬電影節,直到2011年,隨?中文及印度語電影增加,當局要表揚其他語文本土電影,開始增設一兩個非馬來電影獎項,而今年則增設3個非馬來語電影的最佳電影、導演及劇本獎。

沒有人知道類似的電影幾時會在大馬下畫。或許當有那麼一天到來時,作為一個馬來人,他不會認為自己在國家的地位永遠危在旦夕;作為一個華人,他不會認為自己的才能與貢獻永遠受到當權者歧視與排斥;作為一個印度人,他不會認為少數的他們永遠是可有可無的數字;作為一個東馬土著,他不會認為東馬與吉隆坡的距離是他們被忽視的理由。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許文思)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