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獨立書店‧新風景線‧完結篇】6書迷合創土庫書酷 勤辦活動推廣實體書

與檳城碼頭近在咫尺的土庫街(Beach Street)是檳城開埠者萊特船長於十八世紀登陸檳城後,最早開發的商業區。

Advertisement

英國人於殖民時期在土庫街建設的建築物,如今已成為古蹟,除了用作商業用途,例如銀行、餐廳、便利店和辦公室等外,2018年,街上其中一座建於1925年,迄今已有94年歷史的古蹟,更以複合式概念,把書籍、家具、手作和餐飲結合在同一屋簷下,成為Mano Plus文創生活館。

其中,“土庫書酷”(Buku-buku Beach Street)是設立在館內的獨立書店。它是於2018年3月由6名熱愛閱讀的書迷,即廖永立、胡浩光、梅志雄、黃曉瑾、楊國豪和林婉瑩聯手創立的。

ADVERTISEMENT

胡浩光披露,廖永立在霹靂州怡保設立學樂書苑書店後,一直希望可以在檳城設立獨立書店,於是,他在2017年找了大學同學梅志雄一同計劃在檳城設立書店。

“隨後,他們也召集了黃曉瑾、楊國豪、林婉瑩和我聯手創辦‘土庫書酷’。”

推介好書 不以減價促銷

黃曉瑾說,他們6人各自有全職工作,但業餘時間會相聚開會並分工合作,分擔書店的會計、宣傳、市場行銷和活動策劃等。他們也聘請了熱愛閱讀的嚴添業任店長,在書店內為讀者提供服務。

“我們以社會企業的營運方式,集結讀者群的力量經營這間獨立書店,希望可以帶動本地的閱讀風氣。”

她說,書店主要是售賣中文書,書籍多來自本地、中國、香港和台灣。

梅志雄說,書店是小本經營,在售價方面很難與大型連鎖書店競爭。因此不以減價或折扣活動吸引讀者,而是以和讀者分享好書及推動閱讀風氣為核心價值。

“我們常依讀者對閱讀的需求引進書籍,再通過舉辦新書分享會或讀書會等活動與讀者互動和交流,與更多愛書人分享好書。”

胡浩光披露,自開設以來,中文書都獲得讀者的好評和歡迎,在這方面,林婉瑩可說是功不可沒,她經常花很多時間尋找具閱讀價值的中文新書並引進書店,讓本地讀者獲益良多。

創辦人不相識 開設書店結緣

在土庫書酷成立之前,其中3名聯合創辦人,即胡浩光、梅志雄和黃曉瑾彼此並不認識,後來卻因聯手開設書店而結緣。

雖然他們都是熱愛閱讀之人,但閱讀習慣卻各有不同。

胡浩光從事電子工業,因為工作需要而常常出差。為了方便,他目前閱讀電子書,很少閱讀實體書,且以閱讀英文電子書居多,偶爾會看中文電子書。

梅志雄既是建築師,也是畫家,他熱愛美術和建築美學。

“中學時期,我讀過一本影響我很深的好書──中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著作《談美》,他認為美是一種距離。我深受書中的內容影響,因此經常觀察真實世界中的美麗事物。如今,我閱讀的時間比從前少了,平日多是利用更多時間來觀察真實世界和體驗生活,並常到戶外寫生,將所觀察到的美麗風景和事物繪成精美的圖畫。”

黃曉瑾則是職業婦女。少女時期,她常閱讀文學和愛情小說。為人母後,她常看親子類的書籍。目前,她熱衷向民眾推廣身心靈健康,因此如今常閱讀有關身心靈和情緒健康方面的書籍。

“我一直都愛閱讀實體書,並認為內容優質的實體書充滿正能量,同時可以將正能量流傳給不同讀者。自從為人母後,我也很鼓勵孩子多閱讀。”

她一向愛買書,家裡的藏書量越來越多。為讓書的生命可以持續流動,她也不吝於將好書捐出去或借給他人,希望舊書可以重生,並傳播更多知識給讀者。

閱讀具療癒力 

店長走出陰霾

土庫書酷店長嚴添業過去原本從事軟件開發工作,10年前,他因在生活中遭遇各種難題,而引發憂鬱傾向。

“以前,我並不愛閱讀,自從發現自己有憂鬱傾向後,我便很努力閱讀。書籍給予我療癒的力量,帶我走出憂鬱的陰霾。”

如今,他常閱讀關於心靈、心理和禪修類的書籍,並常在書店裡與讀者分享好書。

“我愛看實體書,那是因為雙手翻閱和觸摸實體書時,讓我感覺更實在。還有,一本書籍從編寫到出版的過程並不簡單,作者落足心思來編著,因此內容會更完整,讀者閱讀後受惠很多。”

網頁每日更新 推薦不同書種

土庫書酷店長嚴添業每天會通過社交媒體張貼新書推薦的通告,向讀者推薦不同種類的中文新書。

該店供應各種各類的中文書,包括文學、人文、歷史、旅遊、美學、攝影、電影和繪本等等,讀者可依各自喜好來選擇。

黃曉瑾說,由於土庫街是遊客喜愛拍照打卡的老街之一,因此,該店所售賣的旅遊中文書很受歡迎。

“那些深度介紹檳城和我國文化的旅遊中文書的銷量特別好,遊客除了希望藉由閱讀旅遊書了解檳城和我國,他們在回國前也多會買一本旅遊書當紀念品。本店希望通過介紹更多關於旅遊的好書來扮演文化橋樑的角色,把本地文化推薦給更多外國遊客。”

此外,她披露,該店每次從中港台引進的中文書數量有限,可能就只有一或兩本而已,民眾若有意選購來自中港台三地的刊物就得趁早,以免向隅。

參與各項活動 辦讀書會交流

黃曉瑾說,土庫書酷為提供自資出版的本地作家一個推廣著作的平台,引進很多本地作家撰寫的中文書,並邀請他們前來書店舉辦新書分享會,向民眾推薦本地出版的中文好書。

“此外,我們也曾為了推薦特定主題的新書而配合主題舉辦活動,例如我們曾為了向民眾推薦本地作家林子軒的著作《那些年,我們的童年遊戲》,我們就曾在土庫街舉辦兩場童玩遊戲活動,結果,許多家長都帶着孩子前來參與。”

除了推薦新書,書店也曾兩次參與“佔領土庫街”活動,擺攤售賣二手書,獲得民眾的熱烈反應。

“我們希望通過活動鼓勵民眾捐出依然有閱讀價值且完整無損的舊書,讓舊書的生命可以延續,這種方式不只有助推廣閱讀風氣,同時也可推動環保運動。”

此外,該書店每隔兩三個月都會舉辦讀書會,每次都設有不同主題,希望與讀者有更多互動和交流。

她說,書店也提供代民眾找書和訂書的服務,他們希望能通過這類深具人情味的服務,鼓勵更多人閱讀。

吸引讀者進店 複合營業持久

現今網絡科技發展快速,間接也改變民眾的閱讀習慣,更多民眾加入閱讀電子書的行列,那麼,究竟實體書是否還有市場需求,而實體書店又該如何求存?

針對種種疑問,黃曉瑾說,雖然民眾可通過網絡閱讀到各式各樣的資料,但那是片段式的資訊。

“反之,實體書的資料比較完整。兩者在相比之下,讀者比較能從實體書獲得更完整和深入的知識和資料,網絡未能完全取代實體書的功能,實體書依然有市場需求 ”。

嚴添業說,雖然從網絡傳送或搜索資訊都很方便,但卻衍生出許多未經證實的資訊在網上傳播的問題。反之,實體書的內容是經過深入研究和編著才完成,所以內容比較準確,讀者也比較能受惠。

此外,黃曉瑾也說,在現今資訊發達的情況下,若實體書店純賣書,恐怕難以長久經營。

“因此,土庫書酷與其他文創產業,包括家具、手作和餐飲以複合式概念結合在同一棟古蹟,希望顧客前來用餐或選購其他文創產品時,也可在此閱讀和選購書。”

梅志雄則認為,雖然網絡帶來許多便利,但它始終無法取代真實體驗的功能。他以旅遊為例,雖然網絡上有各種旅遊資訊,但內容參差不齊,唯有旅人親身前往目的地體驗,才能感受到旅遊的樂趣。

“如今,網絡也設有訂購實體書的網購平台,因此,實體書店需設法吸引讀者親身走進書店,而不能只是賣書,因此,實體書店需通過辦活動將讀者聚集,並通過分享和互動讓讀者體驗閱讀的好處。”

他說,閱讀中文書的讀者群在檳州屬於小眾市場,他們難以預計土庫書酷可以營運多久,但他們將竭盡所能推廣閱讀風氣。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