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還原歷史 走出歷史

我國第三度厲行行動管制令期間迎來開齋節,同一天也是五一三事件紀念日,在家裡上網出席五一三事件52週年線上紀念儀式,而在這個抗疫的日子裡,佳節的氛圍不如往年,如今又回顧一段苦澀的歷史,百感交集不在話下。

發生五一三事件的那一年,我才兩歲,等到稍懂人事的時候,聽長輩說起,都說是種族衝突,這是五一三事件給我的最初印象。隨着年齡的增長,見聞多了,我相信距離真相還有一段路。

Advertisement

歷史也是客觀事實,若能讓後人認清史實,並明白教訓,這是理想中事。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還發現位於雙溪毛糯的五一三墓地。目前能做的就是完善維護這塊墓地,繼續爭取列為保留地,至於繼續收集各種有關史料,相信我國華社民間團體做了不少,甚至也有專門論著。目前可以做好的事情,就堅持做好,終極目標是要還給人民一個公道,並吸取教訓,展望國家更美好的前景,這需要後人,哪怕是下一代才能實現的理想,因此必須要將這個信念傳承下去。

翻開史頁,二戰後德國反省納粹惡行的表現最為世人所稱讚,戰後德國歷屆領導人都明確承認德國發動侵略戰爭並殺害600萬猶太人,認為德國必須負全責,並道歉以請求寬恕。1970年,社民黨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時,竟在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雙膝下跪,這驚天一跪,驚動了全世界。

以和平理念繼續堅持下去

儒家經典《禮記.中庸》中有一句話說得好:“知恥近乎勇”,意思是知道羞恥就接近勇敢了。德國人知道發動戰爭的羞恥,並且作出道歉行為,甚至承擔所有歷史責任,已經不是接近勇敢,而是簡直勇敢。這種勇於正視歷史,並從懺悔中吸取教訓,令世人敬佩不已!

ADVERTISEMENT

如何看待歷史,是一種認知態度,它決定了一個國家人民的思想高度,就像日本一樣,至今對過去的戰爭罪行並沒有作出真誠道歉,儘管在戰後重新恢復國力,並成為先進國,然而在中國人眼中,仍視之為“小日本”。反觀歐洲,就不曾聽人如此稱呼德國。

從正視歷史到還原歷史,然後走出歷史的陰影,需要時間去期待,當條件還未成熟時,人民唯有以和平理念繼續堅持下去,終有一日,必定會對政府起到感化作用,到那時候,國家才能真正團結和強大起來。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