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我國的撈生文化

朋友傳來一則短視頻,內容是一群穆斯林在家門前進行“撈生”,氣氛非常融洽,每個人都手持筷子,夾起眼前盤中的各色菜肴,大家朗聲祝頌,祈求美好,就跟華人在農曆新年期間撈生的情景一樣。

對於我們華人來說,看到這個情景,不禁莞爾一笑,也感到欣慰,我們華人節慶文化中的“撈生”,竟然出現在友族的生活中。這個時節看到這樣的視頻,可以理解應該是發生於穆斯林齋戒月傍晚開齋的時候。像這樣的友族撈生視頻,我記得在去年屠妖節時,有些印裔友族也進行撈生作為節慶方式。

Advertisement

為文化注入新元素

談到撈生,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起源,上網去搜尋一下參考資料,有人說是源自粵菜中的“撈魚生”,最早出現在馬新兩地的華社。據說在1940年代由森美蘭芙蓉的“陳禎記餐館”改良廣東人的“岡州魚肉面”後研發出“撈生”。撈生在我國和新加坡的華人歡慶農曆新年時非常受歡迎,可以說是兩地華人獨特的慶祝新年方式。

在我國這個多元種族文化的國家,各族人民的節慶文化,往往融入其他族群的節慶方式,這並不為奇。就以燃放爆竹為例,原本農曆新年期間才會看到,可如今穆斯林慶祝開齋節、印裔慶祝屠妖節,他們燃放爆竹的盛況,更甚於華人農曆新年。各族人民也習以為常了。

因此,在充滿吉祥意味的節慶中,大家祈求好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難怪撈生文化也開始出現在屠妖節和開齋節,作為馬來西亞人,看到這樣的情景,心裡感到非常溫暖,因為各族人民都在為自己的族群節慶文化注入新元素,這畢竟是一樁好事。對於國外人士,如果看到國內三個族群的節慶方式竟然出現同樣的撈生方式,或許會感到很有趣。

ADVERTISEMENT

多元文化互相影響

現今撈生已經非常普遍,若在從前,我國華人一般上是在大年初七人日這一天,有些人會進行撈生儀式,如今撈生活動可以持續到元宵節,普遍上認為過了元宵節,意味着慶祝新年告一段落。對於穆斯林來說,他們也跟我們一樣,祈求美好的心理訴求是一樣的,而處在我國多元種族文化互相影響的環境中,這個慶祝方式符合人心,貼近民情,將來如果繼續擴大影響範圍,成為馬來西亞人共同的獨特方式,那必定會很有意思。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