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從肉骨茶的音譯談起

教育部語文出版局最近針對華人及其他族群食品翻譯成馬來文之事,引起人們關注和熱議。從Kuetiau Goreng到Martabak,再到肉骨茶的音譯,到底是Bak Kut Teh、Bak Ku Teh、Bah Kut Teh、Ba Ku Teh、Ba Kut Teh、Bakut Teh或Bakuteh?至今尚未有定案。

語文出版局這項翻譯工作是值得肯定的措施,如果做得好,給各族人民的日常溝通用語帶來方便,必須給予肯定。令人欣慰的是語文出版局和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語範)合作,並成立“華譯馬咨詢專家委員會”,以促成語文出版局的翻譯工作,我相信這項翻譯工作會進行得順暢,因為委員會內不乏學有專長的語文專家。

Advertisement

看到肉骨茶的音譯有待確定,我首先想到令人垂涎的巴生肉骨茶,那簡直是人間極品啊!眾所周知,全馬各地的華人社區,到處都有肉骨茶,各地風味都有其特色,烹調方式的不同,展現了人們的創意廚藝,然而唯一不變的是稱呼,無論是哪一個籍貫的人,都以閩南方言稱之為“肉骨茶”。雖然新加坡人說肉骨茶起源於新加坡而在我國華社傳為笑談,但是兩地的人們,無論是閩南人或潮州人,都稱之為肉骨茶,讀音基本一致,其他籍貫人士也沿用這個讀音。這幾十年來,售賣肉骨茶的小販或店商,在書寫名稱時,除了中文之外,偶有附加馬來音譯稱呼,以方便其他族群人士辨識,但從來沒有人去計較哪一個音譯才是標準的。

要確立尊重方言的大原則

語言是有生命週期的東西,反映在事物的稱呼,道理也是一樣,都取決於使用價值的高低,尤其能夠突顯本土化色彩的稱呼,往往來自特定族群和背景,決定了事物稱呼的體現,肉骨茶在我國各地的稱呼,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因此,當要把肉骨茶的音譯確定下來,就必須要照顧到上述情況,並且能夠在尊重方言的大前提下,把長期以來具有價值且約定俗成的音譯保留下來,那才能夠讓人們接受。

從肉骨茶的音譯,想到語文出版局把原本各族人民已經習慣的“Char Kuey Teow”改譯為Kuetiau Goreng,已經令人感到錯愕。如果接下來要搞“釀豆腐”的音譯,那原本已經習慣寫成的Yong Tau Fu,就更不容易處理那個“釀”字了。須知Char Kuey Teow和Yong Tau Fu已經定型為不可改變的詞組,因此,要做好音譯工作,必須要確立尊重方言的大原則,沒有其他了。

ADVERTISEMENT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