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天地良心

每年的5月,迎來兩個溫馨節日,一為母親節,另一為我國官定的教師節。獨中基於過去的歷史因素,都不會在5月16日慶祝教師節,但全國政府學校固定在這一天慶祝教師節,人們也習慣了。

談到教師節,有人認為學校應該停課一天,讓老師休息。如果只是這樣處理,我認為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在獨中校園裡,教師節是全校師生交融的好日子,一般上都會安排慶祝活動,讓學生感恩師長,師生關係更加融洽。

Advertisement

教育興廢 責在師資

獨中如何慶祝教師節,各校都有自己的傳統,無法贅言。在慶祝教師節那一天,都會看到學生和家長對老師的祝福。

在教育界很多人都有所感嘆,因為時代變遷,學生不容易教導,有些家長又難以應付,有時候老師對學生管教結果,會導致成為社會新聞的報導內容。整個社會環境和時代變遷讓人們感受到老師這份工作不容易做。無論社會眼光如何看待老師,時代變遷如何考驗老師,身為教育工作者,老師還是要捍衛本身的教育立場。我的學校矗立了一塊石碑,上面鐫刻了一句發人省思的話,可以拿來跟大家分享。我把碑文抄錄如下:

“華族生命,系於文化。文化傳承,端在教育。教育興廢,責在師資。師資貞賢,天地良心。”這是教育家,也是書法家和詩人任雨農的墨寶。每當巡視校園,總會經過這塊石碑,我已經熟記碑文,經常以這句話來激勵自己,在教育的路上必須走得正,以不辜負自己從事教育工作的初衷。沒有人為此石碑取名,我想,如真要為此碑取名,可名為“天地良心碑”。

ADVERTISEMENT

現今的時代,教育界對教學工作有非常多的探討,畢竟教育是一門專業,有別於其他專業領域的工作,無論教育工作如何分工,大體上都離不開課程、師資、考試這三個範圍。學校教學到底是課程領導考試,抑或考試帶動課程?已有專業的意見可以參考。至於師資在課程和考試之間,如何扮演好教育角色,更是重中之重。

教師育人為本

我認為學校教育的目標就是要讓每個學生成人成才,然而成人必須為先。老師的工作就是教書和育人,但必須是育人為本。把學生能否成人放在最重要的工作環節,並且恪守育人的職分,這需要由一顆良心來決定。

我在很多年前聽教育前輩說過,教書育人是一份良心工作,因為老師是靈魂工程師,是帶領孩子向上向善的引路人和推動社會文明的奠基人。無論這個社會給了我們多少磨難,無論一些不明理的家長給了我們多少委屈,老師心中那把尺必須擺正,才能如孟子所說的“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天地良心,於此生焉。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