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忘春秋】喚不回的悲情

那天在一家華人新村的粿條湯專賣店吃早餐,飽食後走出店門,看見斜對面一所華小大門的兩旁端端正正寫着一副對聯“發揚民族文化,維護母語教育”。看對聯內容,誰都知道所謂的民族文化,就是中華文化,所謂的母語教育,就是華文教育。這一副對聯的內容對華教界人士而言,是最熟悉不過了,多少年來只要談到華教課題,都習慣這麼說。

Advertisement

華小直接由國家教育部管轄,當然是要提倡我國的多元文化,而馬來語作為國語,卻還不是華小主要的教學語文,這種情況在其他國家是罕見的,然而在我們這個國家早已慣見,當然這也反映在印裔社會之中,因為他們也有他們的母語教育和淡米爾文學校。

從小我們就知道華教的艱難發展,華社能保有母語教育,確實走過悲壯的訴求歲月,因此在華教歷史之中,總不免傾注了飽滿的悲情。這種悲情色彩,約一百年前華社反抗英殖民地政府落實《學校注冊法令》,就是第一個重要的悲情標誌,接下來是日寇侵略馬來亞,華教停辦;華文中學改制而產生了獨中;各種各樣的教育政策干擾華小的運作;宏願學校政策和英化數理政策的消極影響,還有好多講不完的不公平事件。前輩們為了要喚起華社群眾的關注,能不悲情嗎?

ADVERTISEMENT

華社要順應時勢謀求突破

在現今這個年代談華教悲情,已經很難引起共鳴,因為新世代並沒有經歷過前輩們的艱苦歲月,如何讓新世代了解華教歷史倒成為重要的群眾教育運動,但這項工作吃力不討好。

眼前看到的是教改工作必須加大力度,在教育部逐步落實國家教育藍圖之際,獨中的教育藍圖也呼之欲出,歸根究底,就是要讓教育工作邁向更好的專業前景。有人說,未來華教如果會走向衰微,並不是被單元教育政策打壓所致,而是在開放多元的教育環境中,因競爭不過人而走向衰微。這可是一記警鐘,值得關注。

眼前國際學校崛起,學生人數在短短數年間以翻倍方式激增,馬來民間的私立宗教學校,今年還組團到歐洲的芬蘭考察教育,以找出更理想的發展之道。因此,華社既要記住華教歷史和擺脫悲情,也要順應時勢謀求突破,這就是這個時代給華教的新使命。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