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清明追思1】疫情緊張禁群聚 李永球:可遙祭祖先

本地文化民俗歷史工作者李永球多年來對華人民俗甚有研究,其中包括華人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

Advertisement

“華人有5大節日,包括農曆新年、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冬至。華人文化注重飲水思源,清明節是一個慎終追遠的傳統節日,祖先生我們,我們再生後代。子孫們應在清明節祭祀祖先緬懷給予的一切,從中也可了解祖輩的歷史。”

他說,墳塋是祖先的“家”。在華人的傳統文化中,後代子孫除了可以從神主牌,也能從墓碑上所刻的祖先姓名、祖籍、逝世日期,以及子孫名字來了解家族史。

ADVERTISEMENT

“西方墓碑除了有往生者的逝世日期,也有出生日期。有少數華人受西方文化影響,也將往生者的出生日期刻在墓碑上。”

過去多年,他常親自到各墓園進行田野調查,經常出入墓園早已習以為常。“很多小朋友因自幼被長輩灌輸‘墓園有鬼!’的印象,而覺得墓園很陰森可怕。對我而言,親自到墓園進行調查並不覺得可怕。”

根據他的觀察,大部分華人墓園都獲得華人組織良好的管理,然而迄今依然有少數的墳墓被荒廢,雜草叢生。

“這些被長期荒廢的華人墳墓多數是第一代已故華人移民。往生者多數是當年一人獨自從中國南來當勞工,卻不幸客死異鄉。由於他們生前多數是單身漢,在本地沒有親人和子孫,每逢清明節沒有後代前來祭拜掃墓,最終被荒廢。”

多代祖先全祭拜 方為盡孝道

李永球說,古時華人是以真錢、活雞鴨,甚至是活的傭人來祭祀祖先,讓它(他)們陪葬。然而,如此的祭祀方式很不人道,後來人們改以陶製的錢、家禽和傭人來祭祖。

“隨著時代的演變,華人再改以用紙來製作紙錢(又稱金銀紙)、紙糊冥器(又稱明器)、紙紮傭人來祭祖。華人子孫藉由燒紙錢和紙紮祭品來緬懷已故先人,並相信祖先在另一個世界可以收到。”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有人認為華人在清明節時應該減少燒紙錢和紙紮祭品,以響應環保。李永球認為,燒紙錢和紙紮祭品來祭祖是華人的傳統習俗,不應該遭到批評。不只是華人在祭祖時有燒紙錢給往生者的習俗,西方人也有燒紙製品來進行民俗活動的習俗。

“響應環保有許多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減少使用塑料袋、節省電源和水源、共車來減少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來綠化地球。”

歷經三代家族史

李永球說,華人自古注重孝道,清明節除了是讓子孫祭拜祖先的節日,子孫也會趁此機會整理祖先墳墓,清除雜草、為墓碑重新髹漆是必做之事。

“一般人在清明節只祭拜一代的祖先,然而盡孝是華人子孫一輩子的事,有些華人家族已歷經八代,若第八代的子孫只祭拜第七代祖先,而沒有祭拜第一至第六代的祖先,則有欠孝道。”

“我國華人一般是歷經三代家族史,然而在吉蘭丹州有華人家族歷經七八代,於是有當地華人將多代祖先的骨灰龕集體安奉在墓厝內,以方便後代在清明節時祭祖掃墓。”

不留垃圾在墓地 祭品都帶回家

李永球說,清明節祭祖,有許多細節要注意。首先應到墓園附近的福德正神廟(又稱大伯公廟)祭拜後,才上山到祖先墳墓祭祀。

“來到祖先墳前,應先祭拜墳墓旁的後土神,再祭拜祖先。基本所需供奉的祭品包括水果、糕點和餅乾。若有祭拜雞、鴨、燒豬肉、魚和雞蛋,同時也必須祭酒。至於白飯和蔬菜,可以選擇性供祭與否。”

然後,民眾擲筊來詢問祖先的意願。當擲出聖筊,即表示祖先已“吃飽”,大家就可以收拾祭品,並焚化紙錢給祖先。

很多人認為離開祖先墳墓前,應留發糕壓在墳頭,以祈求後代子孫可以發財。他認為,民眾可以選擇性留下發糕與否。若留,一個發糕即可,無須留太多,因為會有鳥類、螞蟻和昆蟲來把祭品吃掉。若不留,則全部帶回家吃,以免造成浪費。

他提醒,上山祭拜完畢後,除了需把祭品帶走,也必須把祭品的包裝袋和塑料袋全帶走,不留任何垃圾在墓地裡,只留下香燭,還有上山清明的腳印,即完成盡孝之道。

跨過墓背大不敬 墳前謹言慎行

清明節掃墓祭祖時,有什麼禁忌需要注意?李永球說,當人們為祖墳清除雜草,或是壓紙錢在墓背時,切記勿跨過墓背。

“跨過一個活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跨過祖先的墓背更是不敬。因此,若人們在打掃墳墓或壓紙錢時,應儘量在墳墓周圍除草或壓紙錢。若欲清除墓背中間的雜草或壓紙錢,應跪著處理,以示尊重泉下的祖先。”

他提醒,清明節掃墓時,也禁忌胡言亂語,例如“這個人這麼年輕又長得這麼美,就這樣死了,真的很可惜”。之類的話語,避免對往生者不敬。

墳前自拍非禁忌

現今人人都有手機,自拍成為許多人的日常習慣。那麼在清明節時,是否可以與墳墓自拍或是拍攝墳墓?

李永球認為,與祖墳自拍或是拍攝墳墓都不是禁忌。過去多年,每次他去墓園進行田野調查時,都會帶著手機去拍照做記錄。這麼多年來,他從沒有拍到任何“不乾淨”的東西。

清明節時,許多民眾都是全家出動一起掃墓,那在墓園裡呼喚家人的名字是禁忌嗎?李永球說:“若是到荒山野嶺探險,應禁止呼喚他人的名字。但清明節是到墓園祭祖,不是去深山玩耍,因此清明節掃墓時,一家人呼喚彼此的名字不是禁忌。

在祭祖過程,民眾可能因疲累,而倚靠或坐在祖先墳墓的周圍歇息,也不成禁忌。

不鼓勵線上祭祖 氛圍過於冰冷

科技帶來的便利,線上祭祖也應運而生。李永球認為,清明節是一個緬懷祖先的重要節日,線上祭祖並不可取。

“線上祭祖為人們提供了更多虛擬祭品的便利,可能是供奉一萬個燒肉或大包,人們只需刷一刷手機,虛擬祭品的數量就可以快速增加。然而,透過電子熒幕而來的掃墓氛圍顯得冷冰冰,這種祭祖方式不受鼓勵。”

他說,舊時從中國下南洋的第一代華人移民,因為船費太貴,未必可以在清明節時返鄉祭祖。於是,清明節時,他們就在住家前的五腳基,準備好香燭和祭品,對天遙祭遠在中國的祖先。

“如今交通方便很多,然而還是有些身在外國的遊子,在清明節時未必方便返鄉祭祖。若此時遊子欲在清明節盡孝心,可以善用科技。在異鄉準備祭品和香燭,再打開儲存在手機裡的祖先照片,對著照片祭祖,也是盡孝了。”

非常時期不能掃墓 在家焚香稟明

適逢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李永球提醒大家,在這非常時期是否可以上山掃墓祭祀,請關注各義山和公塚管理單位發出的官方指示。

“如果真的不被允許上山祭祀,那就在家焚香向祖先稟明一切,祭祀家裡的祖先神主牌,掃墓之事就待明年。若家中沒供奉祖先神主牌位,可以焚香向祖先稟明此事,在家門口向天膜拜亦可。若可以上山掃墓,民眾緊記要戴口罩,避免近距離交談或接觸,做好一切防範措施。”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