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4/A8必下/海鸥晚宴50887722-20240429131942-scaled.jpg)
(巴生27日訊)海鷗集團董事經理陳景崗聲稱,海鷗作為馬中兩國堅實可靠的橋樑,在特殊時期與中國官方組織及企業間的合作,也更緊密。
他昨晚在海鷗集團49週年慶晚宴上提到,海鷗與中國企業間,既經歷了馬中建交後合作的高速發展,也經歷了全球冠病疫情時的嚴峻考驗。
本屆晚宴主題為“海闊天空龍騰飛”。
他強調,我們始終堅信並堅持,合作共贏才是發展的硬道理,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是海鷗永恆的企業精神。因此,誠意經營每個獨家代理的海外老字號,讓這些品牌在馬來西亞散發光芒與魅力,歷久不衰地在馬來西亞永續經營。
陳景崗表示,在全球經濟的“微溫增長”中,海鷗來到了49週年,以鑽石40為始的10年裡,海鷗不拘一格,銳意進取;完成了新老接替、集團的重新出發及精神和文化的傳承與昇華。
他聲稱,這10年間,海鷗經疫情的衝擊,面臨著世界政治的動盪起伏,也不得不接受世界經濟進入微溫的事實。但海鷗始終沒有停止飛翔,不管風浪多高,海闊天空之中一定有海鷗的身影。
他說,如今的海鷗,既有著中年人的穩健踏實,也有著年輕人的敢於進取、活力創新。這都有賴於海鷗始終堅持正價正貨的經營理念,得益於海鷗多元化的人才儲備,更取決於全體員工的精誠合作和團結一心。
“從2020年全球疫情至今,海鷗審時度勢,推陳出新,通過制定企業特殊時期發展戰略,不斷調整經營策略,穩中求進發展企業之際,也兼顧著社會責任的使命。”
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陳景崗提到,適逢海鷗49週年,承諾仍在,而提升企業價值,為海鷗的大家,和員工的小家,謀得穩定和福祉,也是海鷗作為一家華人企業應當承擔起的社會責任。
他強調,正是海鷗49年如一日,對員工、對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勇於承擔,讓海鷗的每個產品,每次社會活動,每項慈善饋贈,都為海鷗這個金字招牌增加了更多的含金量,讓海鷗健康的企業形象深入人心,也帶來了獨具一格的品牌效應。
他表示,在未來,隨著經營新理念的不斷注入,海鷗可能會面臨各種全新的挑戰,也將會向更多領域發展。不過,如何將挑戰變成自己的舞台,一直是海鷗擅長的事。
“從小做起,從你我做起,以人為本,是海鷗穩步發展的基石,一個好的企業就是一條好的紐帶,既善用全球市場和資源來發展自己,又要推動馬來西亞企業共同發展。”
陳景崗聲稱,現在的海鷗,正蓄勢待發,準備好與大家攜手下一個十年之約,開創新的輝煌。
另一方面,大會亦頒發海鷗集團子女學業卓越獎和高等教育援助金、2024年海鷗文化藝術獎及員工服務獎。
出席上述晚宴者包括海鷗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長丘觀慶、海鷗集團財政潘華英、海鷗企業業務兼產品發展經理陳潤群、中國駐馬大使館領事王軍、美環有限公司主席丹斯里陳志勇、馬來西亞社會企業家基金會長拿督曾華健、世華媒體馬來西亞高級集團總經理(媒體方案策劃)李成章、星洲媒體集團執行董事兼星洲日報首席執行員許春、星洲日報企業公關及業務促進總經理陳金泉、星洲日報中馬區副總經理郭富廣、光明日報副總編輯葉月眉、南洋商報總執行長劉鴻輝、中國銀行巴生分行行長易鳴及北京大學馬來西亞校友會長賴貞瑝等。
馬翠宏:弘揚中華文化 大馬華團推動馬中友好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馬翠宏提及,海鷗集團和其他友好的華團一樣,都是在為馬來西亞的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並也為中馬友好和弘揚傳承中華藝術傳統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她聲稱, 今年是中馬建交50週年,海鷗集團也是在中馬建交的第二年成立的,是中馬友好的參與者、推動者及貢獻者。
她表示,不論經歷多少歲月的洗禮、經歷多少國際風雲的變化,中馬兩國關係始終在健康穩定的發展。
他繼指,近幾年來,在兩國高層的戰略營運下,兩國政治方面的高層交往非常密切,經貿合作的成果也非常豐碩。去年12月,中馬兩國政府推出為對方國家公民免簽證的待遇,這極大地便利了兩國人民的往來,也更進一步促進兩國人民的民心相通。
“明年是海鷗集團的50週年,希望海鷗集團與其他的華商企業及友好華團,繼續發揮勢,為推動中馬友誼再上新台階,做出更大貢獻。”
檳音樂之家創辦人 保羅獲頒文藝終身成就獎
獲海鷗基金所贊助的第四屆海鷗文化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的資深音樂人保羅(Paul Augustin),對於自己獲此殊榮感到非常驚訝。
他坦言,他只是做他想做的事,包括藝術的領域,從未期待任何回報,也沒想到會有人認識他。
他在1976年開始從事藝術行業,已近50年。從一名音樂人開始,也曾舉辦音樂會和嘉年華等;也會帶一些音樂人到海外,後來開始記錄關於馬來西亞音樂。
“無論是音樂家、舞蹈家、詩人或是任何的藝術家,他們都是講故事的人,他們的故事都值得被記錄。”
保羅是Penang House of Music(PHOM)及 Penang Island Jazz Festival 的創辦人,他在馬來西亞本土音樂所作出積極和長遠的貢獻,把收集、記錄及出版檳城音樂作為一生使命。他為馬來西亞建立了內容豐富的音樂信息庫,其中包括稀有的實體錄音。
另一方面, 陳凱希基金信託人謝愛萍則聲稱,“海鷗文化藝術獎”的設立,皆在鼓勵各族的藝術文化熱愛者,通過各種文化藝術作品活動,將我國豐富多元文化發揚光大。
她表示,文化藝術獎還能達到弘揚社會正義,促進國民和諧友好往來的目標。
“當年,已故陳凱希先生是為做出極大貢獻,捐獻的領域包括教育、運動及藝術等,他於2017年請我幫忙管理基金會;當時,建議設立有關文化藝術獎項,因此在2018年成立了海鷗文化藝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