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歲月劉聲】嚴打亂漲價無需手軟

團結政府看來已再也沉不住氣,準備出手對付那些在柴油零售價自由浮動,以及針對式柴油津貼機制開跑後伺機擅自漲價的商家及行業,藉此抑制首相安華宣稱的這項旨在“拯救國家”重大政策所即時引發的極大民怨持續飆升及擴散,甚至可能失控。

在這方面,財政部指出,政府將加強執法力度,確保國內的商品價格不會因為取消柴油津貼後,出現不合理的上漲;國內貿易及生活費部披露,其部門已援引2011年價格管制和反暴利法令第21條文10家企業(運輸業3家、建材業3家、餐飲業2家和機械租借業2家)發出傳票,要求他們解釋為何在針對式津貼機制落實後調高商品和服務價格。

Advertisement

團結政府可能輸掉補選

再者,安華更親自警告已獲柴油津貼的校車(學生巴士)業者,切勿隨意調高收費,否則將被嚴厲對付,包括吊銷執照;根據報導,大馬學巴聯合會表明,由於通過柴油補貼卡(Fleet Card),業者繼續享有柴油津貼,所以校巴在現階段不宜調高收費,而將維持現有的收費。

一些特定領域例如建築業原本就沒有資格獲得柴油津貼,它們若在政府實施針對式柴油津貼後馬上調高服務及商品價格,可視為觸犯有關條例。

儘管儼如被算舊賬,有關方面尤其是政敵揶揄他當年在野時曾承諾一旦反對黨陣營贏得大選而入主布城,燃油價格就隨即降價,如今允許柴油零售價自由浮動,導致價格飆升,身為希盟兼人民公正黨主席的他難免被狠批“失信”,留下罵名。

ADVERTISEMENT

儘管如此,自信佔據道德制高點的安華及團結政府並未出自政治和選票考量,而在威省雙溪峇甲州議席補選後才落實針對式津貼機制,即使有關政策所引發的負面效應,再加上反對黨陣營炒作民意,推高民怨,頓使團結政府在這場選戰的勝算大為打折,面對敗選的極大風險。

對團結政府來說,取消津貼或代之以針對式津貼,委實是迎合振興國家經濟及改革的需要,包括削減國家財政赤字,但安華所面對的挑戰乃須確保有關機制完全可靠、透明和易於管理,把審查程序上錯誤的機率降至最低,確保沒有紕漏和被濫用,尤須嚴防貪腐的發生。

勿向既得利益勢力低頭

話又說回來,際此國家經濟仍未顯著復甦,加上馬幣“貶值”,大多數國人尤其是低收入及中等收入階層被生活成本壓得透不過氣來,針對式津貼尤其是柴油零售價自由浮動恐將帶來新一波的通貨膨脹及其他連鎖反應,不知能否挨過猶如“陣痛”的這段苦日子,而迎來“明天會更好”。

或是因為如此,團結政府率先實行針對式津貼可省下至少40億令吉,安華也保證這筆資金將分毫還之予民,尤其是用於承擔公共交通成本及發放“關愛援助金”(STR),可惜並非大部分國人能夠感受他們的福祉受到照顧。

無論如何,自上台以來,主導團結政府的希盟被指其改革只停留在口頭上,但願這回對津貼機制的改革能展示堅決的政治決心,切勿再向利益既得勢力妥協,更應勇於抗拒敵對黨的施壓,不再急轉彎。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媒體人劉漢良)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